中华诗词之美学什么?

298 2023-11-25 18:26

一、中华诗词之美学什么?

中华诗词的美学大概有下面几点。

1,韵律之美,古代的诗叫诗歌,也就是说古诗是用来唱的,所以也叫乐府诗词。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歌谱完全湮没。只留下少许的残片。

2,赋比兴的情感之美,或豪放或现实或婉约,大抵先写景后抒情再来结论。

3,对仗,韵脚,字词之美,诗词中的文字太多的千古名句,太多的千古警句,脍炙人口,传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二、中华诗词之美诗经与楚辞的区别答案?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

1、诗歌的取材不同:

《诗经》取材于社会生活的质朴写实文学,周代北方文学的代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国文学总集之祖、诗歌总集之祖),最早的韵文。

《楚辞》描写个人情志与幻想,文字铺张华美,富浪漫神秘气息。汉代楚国屈原的离骚诸赋与宋玉(战国时代楚国)、枚乘、贾谊(汉)等人的赋作成书(为文士所作)。

2、形式不同: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叠字叠句,凡305篇。《诗经》有六义:风、雅、颂是为内容;赋、比、兴是为作法。

《楚辞》句法较长,多六、七言参差,多以兮、些、只等虚字延长语气,便于咏叹,其用韵而长篇铺叙,开汉赋先河。

3、创作者不同: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

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古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年青时说过的话。

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关的古诗词有:

《杂诗》

东晋 陶渊明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读书诗》

唐 韩愈

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劝学》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闲居书事》

晚唐 杜荀鹤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四、怎么形容诗词之美?

品味关键词。

古诗词中的关键词最能体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慢慢品味,诗词的韵味顿生。

如刘禹锡的《秋词》, “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胜”,一个字便否定了古来的悲秋观念,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中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要领会一首古诗中的意境,至少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①、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形象(即意象)。②、这些景物形象引发的作者怎样的联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九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天涯苦旅图,写出了一个 背井离乡、长途跋涉的孤单旅人的愁苦心情。

常见诗歌意象及其意义:月——思乡,水、秋——愁绪 ,莲花——恋情 ,酒、柳、长亭——惜别,兰花——君子 ,菊花——隐士,梅花、蝉——高洁之士 。常见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 领悟深层含义。

古诗词以含蓄委婉吸引读者,必须通过字面意思去深刻领会诗词的内容,意境。

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梅雨连绵,这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比喻、衬托无穷无尽的“闲愁”。《约客》前两句描写江南水乡梅雨之夜的雨景,也正是为下文抒写“闲”情作衬托,渲染气氛,只是它不露痕迹罢了。“闲敲棋子”这一特写镜头,以具有鲜明个性的动作巧妙而含蓄地揭示了候客不至时寂寞、无聊的心情。一“敲”一“落”,含蓄地表现时间之久,企盼之殷,形象地揭示了候客时间之长和候人者怅惘失望的情绪。

了解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作者在诗词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张养浩《潼关怀古》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直接抒发对统治者连征战或大兴土木而无视人民疾苦的痛恨之情。

2.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借助于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3.托物言志: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写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

4.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作者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作者借这个典故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家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三、归纳古诗词的题材和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

古诗词的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初中阶段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及作者的写作风格有:

1.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特别注意的是,李白的送别诗给人以回肠荡气的美感享受,丝毫没有送别诗所惯有的感伤与悲凉。

2.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大多是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3.爱国诗: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如陆游、杜甫(沉郁顿挫)、文天祥(慷慨激昂 视死如归)

4.爱情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5.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6.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常用的手法有托物言志,象征,比拟。如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7.田园诗:写村居田园生活,透露出隐逸思想,抒发闲适心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五、诗词之美50字?

《感遇·江南有丹橘》唐代·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六、中华之美排比句?

中华之美,美在大好河山,美在崩腾的长江黄河,美在耸入云霄的山脉,美在肥沃无垠的土地。

中华之美,美在历史,美在艺术,美在诗歌词赋。

中华之美,美在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美在文学,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

中华之美,美在汉字,点横撇捺,记载悠久文明;美在建筑,亭台轩榭,尽显精巧布局,美在美德,德孝为先,展现千年文化。

七、中华诗词之美哪些长调在音调上富于转折变化?

和声大调长调,和声小调长调。在音调上富于转折变化

八、哪些诗词赞狗肉之美?

狗肉之香佛难耐,

何况凡夫市俗人。

生来口福莫如此,

饱餐一顿似仙神。

九、中华好诗词第2期笔记摘抄?

诗词是传承古今的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词是感动天地的情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词是勇担使命的理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诗词是创造未来的力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国诗词大会》这类文化益智节目的相继播出,不仅吸引了大批热爱诗词的观众,而且激发了一股阅读学习诗词的热潮。在这种良好氛围的引导下,《中国诗词大会》同名书籍的出版也就水到渠成。

十、中华之美,在乎什么仿写?

中华之美,美在大好河山,美在崩腾的长江黄河,美在耸入云霄的山脉,美在肥沃无垠的土地。

中华之美,美在历史,美在艺术,美在诗歌词赋。

中华之美,美在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美在文学,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

中华之美,美在汉字,点横撇捺,记载悠久文明;美在建筑,亭台轩榭,尽显精巧布局,美在美德,德孝为先,展现千年文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