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商隐和表妹的爱情故事?
李商隐的无题写得也是情感,黄景仁的《绮怀》,不隐约,只写自己生命最重要的情感,但两位相隔千年的诗人是有情感感悟的默契的。
李商隐说,昨夜星辰昨夜风,黄景仁说,似此星辰非昨夜,他们都知道都领悟感受在爱情中的点滴变化。
李商隐恋的是一个他不愿意泄露身份的女子,一个道姑,一个年轻的修道女。
黄景仁恋的是自己的小表妹。都是辗转相思,求而不得。李商隐和小道姑天涯相隔,蝴蝶飞不过沧海,黄景仁是家庭贫困,这段恋情无法公开。所以有人天涯之远,相思难绝,有人咫尺之间,约束良多。
然而在最年轻的时候遇见最喜欢的姑娘,那种相思痛苦,能够化成绮丽的文字的,又有几人?李商隐是,纳兰性德是,黄景仁也是。
“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诗句俏皮中有自嘲,有苦涩,要是李商隐看到,或者会笑起来。大家同病不同情而已,情感都是一样深邃,对像不同。
这只是随机选录《绮怀》中的一首。
所有的天才都是贴身汲取营养,而成就天才的一面,无论是李商隐,纳兰性德和黄景仁。黄景仁生活极端寒苦,若放在唐朝,他或者有白居易的幸运。我一直认为白居易是生在好时代,他家贫,但是最终唐朝的仕途对他打开大门。这是中唐时期的政治相对平明。李商隐生不逢时,党争排斥了优秀的人才。和他经历仿佛的有温庭筠。
二、走近周恩来的序言
这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
不是档案材料。不是文史资料。没有面面俱到。我过去所见过的多数作品,周恩来都是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热情可亲,和蔼慈祥;兢兢业业,忙忙碌碌;谦虚谨慎,委曲求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多次见过周恩来总理,我不满那些作品描绘的这一形象。我采访裤渣到的人也都不满这一形象。就像一张黑白照片,只有阴柔没有阳刚,只有暗影没有光线,朦胧且远离了真实。
我无意否定过去的埋宴任何弯纯银作品,只想在暗影上增加一层光线而得到立体。
不要误解周恩来忙忙碌碌,事务主义,他其实至高至圣,是伟大的思想家;
不要误解周恩来拘谨韬晦,他其实至情至性,常常洒脱不羁;
不要误解周恩来阴柔委屈,他其实阳刚十足,火辣辣地激荡奔放。
三、纪实文章的写法。今儿领导让我去和刚才利比亚撤回来的同事交流,让我写一篇纪实文章,怎么写?
太麻烦了,复制下大概。
首先,立意。在采访充分、素材确实的基础上,根据故事的概貌,给出一个立意,即是仁义礼智信,忠勇孝贤忍等的哪一方面。
其次,拟题。根据立意,参照最动人的情节和结局,用直截了当又夺人眼球的文字,精练地表现主题和概述事件。〈做人与处世〉杂志的纪实题目一般以“情、义、爱、信”入题扣题。
再次,开篇。开始创作了,一般的纪实会有引言或前按,给出事件发生的背景,一般不交待结果,以吸引读者阅读的欲望。
最后,行文。一般会是三段或四段形式。用小标题来分出层次。小标题勿与文章主题重复。而且要按时间顺序,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进程来行文。
创作过程中,好的纪实一定是人物形象立体,故事的主要矛盾突出,情节波澜起伏,主题及人物情感渲染丰满。人物形像及情感描写要做到这一点,要靠几方面的描写:
1、细节描写:对人物故事挖掘挖掘充分,细节充分,细节描写决定故事是否感人。
2、对话描写:人物话语及对话的再加工,符合当时场景,引用恰如其分。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3、心理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一定要细致入微,很多纪实文章不生动,就是因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不到位,甚至没有心理描写,这样的纪实,其实就已经失败了。
4、抒情描写:抒情是一种情感助推。行话叫煽情。好的纪实煽情不可少,它往往渗透于人物的心理描写中。有时一些小细节和外在描述也起到这个作用,比如人物的一频一笑,一个转身,一滴眼泪中,都是煽情的描写佳处。好的作者会抓住这细微之处,而成就一篇好的纪实文章。
可用第一和第三人称,但既然是采访别人的,那就用第三人称。一般也是用第三人称。只不过在文中抒发自己情感才用第一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