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40篇上期

成长网 2023-06-16 17:34 编辑:admin 297阅读

一、大班数学教案40篇上期

【活动目标】

1、学习估计10-30以内物体的数量。

2、尝试、学习运用多种数数方法(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对3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计算并正确总数。

3、认真观察、判断同伴的估数,关注和学习同伴计数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自备红、黄、绿、蓝四色托盘一个,盘中分别装有数量为10颗(红盘)、15颗(黄盘)、20颗(绿盘)、30颗(蓝盘)的同种糖果;表示10颗糖果的标记卡1张;记录单;水彩笔1套。

学具:铅笔人手1支;第一、二组人手1册幼儿用书(第25页);第三、四组人手1串数量为15-20的串珠,记录单;第五、六组人手1盘数量为25-30颗的蚕豆,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估的准”。

教师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四盘糖果,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红盘里有多少颗糖果?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数字、数的)谁能依据红盘里所装糖果的数量,估计出黄盘、绿盘和蓝盘中各装有多少颗糖果呢?

请一名幼儿说出自己估计的各盘糖果数。

教师出示记录单并提问。

师:**小朋友估计的每盘糖果的数目,你们认为应该记录在记录单的什么位置?(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上的标记和空格,以帮助幼儿明确估数记录的相应位置——即“黄、绿、蓝三色托盘标记”下面、“眼睛观察标记”后面的三个空格里面)

教师将该名幼儿的估数记录下来。

师:还有谁愿意说出你估计的每盘糖果的数目?(可请多名幼儿回答,及时记录幼儿的估数,如遇相同的数目则可不记)

师幼讨论:大家估计的这些数目,究竟谁的正确?谁的更接近?我们怎样验证呢?(数一数)

教师先后请3名幼儿上来,带领大家数出每盘糖果的实际数目,并将正确答案记录在记录单第三行“动手数标记”后面空格的对应位置。

(幼儿在数糖果时,教师应引导大家观察每个幼儿采用的不同计数策略)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对比估数与(jy135幼儿教育 www。jy135。com)实际数目。

师:哪个估数正确?哪个估数与实际数目最接近?(对估数正确或最接近的幼儿给予鼓励)

二、幼儿分组操作游戏。

师:哇,看来我们大三班对估数掌握的特别好,那么我要出几道题目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1)串珠有多少。

师:先估算一下串珠上有多少颗珠子,请在记录单上排用“√”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再数一数串珠实际有多少颗,想想一串珠子应该怎么样数?从哪儿开始数?怎么样才能做到不重复数、不漏数?数好后请在记录单下排用“√”表示正确数字,再看看你估计的数目与实际的结果接近吗?差多少?

(2)蚕豆有多少。

师:先估算一下盘子里有多少颗蚕豆,请在记录单的上排用“√”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再数一数实际有多少颗蚕豆,想想可以用哪种数数方法数的又对又快,数完后请在记录单下排用“√”表示正确的数字,再看看你估计的数目与实际的结果接近吗?差多少?

(3)糖果有多少。

师:请小朋友完成幼儿用书第25页的活动,要求是根据左边每只糖袋里有的10颗糖,估计一下右边每只糖袋里各装了多少颗糖,并在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上打“〇”表示;再数一数实际装有多少,如果答案一致就为自己画个“√“。

三、活动评价。

展示个别幼儿分组操作游戏的记录单。

师幼共同观察其估算的数目;再检查实际的数目是否正确,并运用幼儿提出的各种数数方法进行集体验证,如两个两个数的方法,三个三个数的方法,五个五个数的方法,让幼儿感受按群计数的快捷;最后对其估计的数目与实际的结果是否接近或一致进行判断。

二、大班数学教案优质20篇

猴子的尾巴长。动物园里的动物中,猴子的尾巴长。兔子,老虎,狮子,狗,猫都比猴子尾巴短。

猴子尾巴可以捞月亮,所以说尾巴长

三、大班数学教案40篇题目

活动重点:   在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活动难点:   把三角形压实折痕两边再向中心折出表带。

四、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0篇

1

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2

一、活动目标

能区别10以数的单双数。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在活动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体。

在教学角里提供木珠、雪花片等操作材料。

各种贴绒水果、动物、教学卡、汉字卡……。

四、设计思路

幼儿区别和理解10以内数的单双数,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第一对单和双概念的了解,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各物体是双,如一双手,一双眼睛。第二形成区别一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技能。即知道一组物体如果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并能进行实际操作。第三运用上面的技能区别10以内数的单双数。如6个物体先用数字6表示,然后通过操作知道6个物体是成双,即确定6是双数。经过这一过程,幼儿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10以内的单双数,并且可以举一反三。

五、活动流程

感知――操作――理解――迁移

通过寻找活动感知单和双的含义。

(1)让幼儿找出自己身上成双和成单的东西。

(2)让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成双和成单的物品。

(3)让幼儿说出大自然中成双或成单的物体。

2.通过操作活动形成区别单双数的技能。

(1)教幼儿认识汉字:单、双。

(2)讨论如何知道某组物体是成双还是成单的,如班上的小朋友数是单还是双?让幼儿了解区别单双数的操作定义,即“两个两个数,……”

(3)让幼儿操作教学角里的材料,区别盒子里的物体是双还是单,贴上相应的汉字。

3.通过讨论理解如何确定某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1)出示1~10的数字让幼儿将数字分为单数和双数两类。

(2)讨论为什么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先让幼儿在每个数字下贴上相应的水果或动物卡片,然后用操作定义去证明。

(3)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图上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作出正确判断(该环节着重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通过迁移活动培养幼儿举一反三的能力。

为幼儿提供超10的物体,让幼儿区别单和双。

五、大班数学教案40篇及反思

你好,教学目标:

1. 能够使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能够根据题意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学会用图形表示数字。

教学准备:

1. 大班的学生们喜欢有趣的故事,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图书,如《小猫的纸房子》等。

2. 教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教具,如数字卡片、计数棒、图形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 教师引入一个小故事《小猫的纸房子》,讲述小猫如何用纸条搭建一座房子。然后教师出示房子的图形,引导学生猜测这个房子需要多少张纸才能搭建起来。

2.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问学生这些数字的大小关系。然后教师问学生如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二、引入新知

1. 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卡片,让学生猜测这个图形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2. 教师引导学生用计数棒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单位长度,然后把这个数字写在图形卡片的旁边,表示这个图形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三、学习新知

1. 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卡片,让学生猜测这个图形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2. 教师引导学生用计数棒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单位长度,然后把这个数字写在图形卡片的旁边,表示这个图形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3. 教师出示另外一个图形卡片,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图形所代表的数字的大小关系。

四、巩固新知

1. 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个图形,用计数棒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单位长度,然后把这个数字写在图形卡片的旁边,表示这个图形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2. 让学生比较自己所找到的图形和其他学生找到的图形所代表的数字的大小关系。

五、拓展新知

1. 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卡片和一个数字卡片,让学生写出这个图形代表的数字,并比较这个数字和数字卡片上的数字的大小关系。

2. 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个图形,用计数棒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单位长度,然后用数字卡片表示这个数字,并比较这个数字和其他学生找到的数字的大小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图形表示数字,并且能够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故事和图书等资源,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40篇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给你们请来了一些朋友,看,它们是谁呀?教师请出苹果宝宝和雪梨宝宝。

 

2、出示雪梨1、3、5、7、9(五组),请幼儿出来贴上相应数量的数字卡。启发幼儿分析这里每组雪梨到最后都有一个没有配对的,单独剩下一个。都有一个单独着(请幼儿说说),向幼儿提问: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呢?(单数)  

3、出示苹果2、4、6、8、10(五组),请幼儿出来贴上相应数量的数字卡。引导幼儿观察2、4、6、8、10这几组都是2个1对的,到最后都能成双。向幼儿提问: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呢?(双数)  

4、引出数字瓶子宝宝,请幼儿观察  (1)介绍幼儿认识瓶宝宝并观察瓶身的扣子  师:今天我给你们还带来了新朋友,看,它们是谁呀?教师从1到10,一个个出示瓶宝宝,并请幼儿念出它们的名字:1、2…10。  师:看看它们身上的扣子是怎样排列的?  请幼儿数一数每个瓶子上的扣子,并找出它们一对一竖着排列的规律。   教师小结扣子排列的方式,并让幼儿知道,1、3、5、7、9号的瓶子宝宝扣子数到最后总有一个单独的,成不了双,即是单数;2、4、6、8、10号的瓶子宝宝扣子数到最后都能成双,即是双数。   (2)游戏:送瓶宝宝回家  师:总有单独的扣子在最后的是单数宝宝,它们的家住在单数村,扣子都是一对一排列的是双数宝宝,它们的家住在双数村。请你根据它们的样子送它们回家吧!  

5、给瓶宝宝贴扣子  请幼儿自选材料贴扣子(提醒幼儿一对一竖着贴),教师巡回指导,对动手能力弱的幼儿要适时指导。  引导幼儿手举瓶宝宝玩“找朋友”的游戏。   幼儿边唱边找。瓶子上的扣子都是一对一的,就是双数朋友。瓶子上扣子最后一行是单个的,就是单数朋友。(找到朋友后,幼儿可以手举瓶子互相碰一碰,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活动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七、大班《有趣的排序》公开课教案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各种观察、操作,引导幼儿发现事物在外形(颜色、形状)和数量上的两维变化规律,并根据规律继续排列,在此基础上尝试创编事物多因素变化的排列规律。难点是发现数量递增的规律。设计时重点考虑到以下三点:

1、 怎样使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幼儿喜欢学数学?因此我设计多种形式,如: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情境,智力测试,音乐游戏等形式,把整节活动串起来,让幼儿在玩中学。另外,和幼儿一起搜集操作材料,如:贝壳、树叶、玩具等,为幼儿提供操作的机会。

2、 活动设计遵循层次性原则,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提升。从开始的形象观察发现排序规律,到用抽象的动作、语言进行表述,再到操作、创编新的规律。对幼逐步提高要求,发展其多种能力。

3、 领域间的相互渗透,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间相互合作意识。本节数学活动渗透了语言、艺术等领域,让幼儿不仅会发现规律,而且能够正确的进行表达,加入动作、音乐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愿意参与数学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发现其中的乐趣。2、发现事物在外形(颜色、形状)和数量上的两维变化,并将其补充完整。3、尝试用多因素变化的事物,创编排列规律。活动准备:教学课件;各种排序的操作材料;音乐游戏音乐《开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