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派的核心思想
文学思想
“文学是人生的表现”,这种观点构成了学衡派文学思想的基础。由是他们从中引出了三个值得重视的见解:其一,文学不可能脱离时代;其二,文学与政治相辅相成;其三,文学创作必然包含着主客观的因素。从为人生的文学出发,学衡派强调从事创作的作家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或称文学的诸要素:社会责任感、善于观察与理解人迅知生、文学艺术的修养。学衡派对于文学创作规律的探讨,也涉及接受美学的理论问题,认为成功的文学作品须有杰出的作家与聪明的读者两个条件,二者兼具作品才能流传。从总体上看,学衡派从两个层面上探讨过文学价值的判断问题:拦闹首先,从内容的分际上,探讨文学作品的久暂;其次,从作品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关系上,探讨道德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分际。学衡派的文学思想虽然存在着道德化的倾向,但又包含着合理的内核,即强调文学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学衡派与新文学运动的分歧,如文白之争、新旧诗之争,多属学理之争,得失互见,理有固然。后期学衡派的文学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肯定新文学,归趋于平实。斥学衡派为反对新文学的守旧派的传统论点,有失简单化。总之,我们应当肯定学衡派的文学思想本身就构成了新文学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史学思想
学衡派对于西方史学思想的变动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其一,关于史学的新观念。学衡派指出:考证史料仅仅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步,“于此又需要第二步工作,即是解释史事之原因变化与结果之由来,以及与过去及未来之关系。其二,关于扩大史学研究范围的新观念。学衡派不赞成旧史学偏重政治史的弊端,认为它不足包括人类活动的全部,历史范围当无所不包。学衡派十分赞成新史学派的观点,强调史学的社会功能:一是明历史的因果关系,彰往而察来,助益社会进化;二是开拓人们的时空观念,以形成刚健笃实、勇于进取的精神,多识前言往行,增进道德情怀;三是见先贤功业,培养国民的爱国心。学衡派既肯定历史学认识的相对性,但是并不怀疑历史学的科学性。综上所述,学衡派的史学思想实现了从实证主义传统到新史学的转换,反映了他们得风气之先,对于中国史学发展趋势的总体把握富有前瞻性,包含着宏富的内涵与巨大的历史合理性。
教育思想
学衡派眼中的教育功能包括养成“治事治学之能力”和“修身之志趣与习惯”。二者并重,缺一不可。学衡派所谓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国民,而其中又突出了品德与爱国主义的教育。它不仅反映了对欧战的反省,而且反映了对国情的深思。学衡派突出能力培养。而要实现这一点,在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注重宏通教育,避免学生的知识结构失之偏狭。其二,“适应学生个性”,即课程结构、人才培养的规格不能模式化,而是因材施教,人尽其才。其三,注重教学方法和学生的科研训练。学衡派提出“国民教育职业化”的构想。这就是说,初等教育除了教书外,还应当增加谋生的技能。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提高水准。大学教育,既贵专精,尤贵宏通,学生应有更多自由讲习研求的机会。为此,专业设置不能太多。学衡派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民这一根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强调学校教育应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并进而提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改革现有的学校课程结构,注重文理渗透,开拓学生的视野,优化知识结构等主张。在今天看来,也不乏借鉴的意义。当然,学衡派的教育思想也存在对其时的政治变动过于漠视,不免就教育谈教育,故其强调培养健全的人格虽不乏合理性,但难以实现。
道德思想
学衡派的文化思想的核心是其伦理道德,即“道德为体,科学为用”的主张,着意强调人类在物质文明日进的情况下,当守护精神价值,怀有追求至善境界的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重要命题。不论人们赞成与否,学衡派的道德思想在其时毕竟成一家之言,尤其是他们所倡导的抽象道德理念和道德的宗教信仰,以及以此为鹄的的君子亩衡消精神,有力地彰显了时人对于人文精神的诉求。学衡派的道德思想是欧战后出现的世界范围反思现代主义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新思潮涌动的产物,虽因时代的落差,就当时的中国国情而言,不免过于理想主义,但它毕竟有着合理的内核,历久而弥彰。
学衡派文化思想不仅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的重要课题,而且更是深入研究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思潮变动所必需的,它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丰富和推动了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发展。不仅如此,学衡派所反复强调的,在人类社会追求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不容轻忽人文关怀的重要命题,无疑又具有可贵的前瞻性。在人们诉求人性和人文精神的呼声日高的今天,其内在的合理性愈加明显。
日本被原子弹炸,给当地的人带来什么后遗症
60年前麦克阿瑟禁书内幕曝光
一本描述日 本长崎在二次大战遭美军原子弹轰炸后惨况而遭禁的书,20日由日 本媒体首度披露,这本由美籍滚歼记者潜入长崎所做的第一手报导,描述当时世人还不知道的辐射污染后遗症“X疾病”在长崎肆虐的状况。 这本书由美国记者韦勒所写,他在长崎遭原子弹轰炸后,于1945年9月初,与一名当时的芝加哥邮报记者潜入长崎,是当时第一个进入长崎的外籍记者,记录了原子弹对人类造成的惨状实录。
不过这本书当时被美军禁止,一禁就是六十年见不得天日。
★麦克阿瑟钦点 第一个踏上长崎
日 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报道说,隐藏了60年的真相,终于要水落石出了。本月内,该报社将连续刊登美国著名战地记者乔治-韦勒,在长崎被炸后一个月实地记录的纪实文学,而且还会配以真实的照片,让世人见证美军方究竟犯下了多大的过错。
据报败友道,已于2002年辞世的韦勒,享年95岁,是二战结束后第一个踏上长崎的战地记者,而且还是受了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钦点。1945年9月,作为美国主流媒体《芝加哥新闻日报》(现不存在)的特派记者,肩负重任的韦勒雇佣了一艘划艇,后又乘坐火车,辗转来到长崎,开始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手来记录拿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出生于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军人世家。有过50年的军事实践经验,被美国国民称之为“一代老兵”,凭借精妙的军事谋略和敢战敢胜的胆略,麦克阿瑟堪称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
★7万人被炸死 眼睁睁看着无辜百姓惨死
随同韦勒而来的还有一支由美国医学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韦勒对被夷平的长崎的第一部分记录也是在这一段时间完成的。45年9月8日,踏上长崎的韦勒,为眼前的一切所震惊了。在这个被夷平的城市里,他看不到生机。触目望去,全是狼藉。面对这样的城市,韦勒第一反应就是自己是站在“战争的废墟”上,自此,在文章中,韦勒便把长崎和广岛称为“战争的废墟”。
一枚厉害无比的原子弹瞬间夺去了数以万计无辜者的性命,眼睁睁看着伤者在痛苦中死去,藏在防辐射服后面的韦勒痛哭流涕,在那时他才真正体会到战争的无情。在记录中,他写道:“来到长崎的第二天,我看到了一位因辐射而变形的妇女,痛苦的呻吟声从她那已经泛黑的嘴里传了出来,她的眼神中满是恐惧和绝望。看着她痉挛了几下后不动了,我意识到或许死才是她唯一的解脱。”
★ 神秘的X疾病
1945年9月8日的报导中,韦勒写到,他走过这个「战争废墟」城市,找到支持美国电台报导所称辐射污染后遗症的证据。在轰炸过后一周,长崎虽然然有数千人被烧死,但是困扰医师的却是“神秘的『x疾病』”,这种疾病在轰炸过后一个月仍然造成许多日 本人,以及从监狱获释盟军士兵生病或者死亡。
书中写着:“三菱兵工厂被夷平的厂房废墟揭露了原子弹对钢铁和石块所能造成的摧毁力量,但是原子弹对人的血肉之躯造成的伤害,却隐藏在长崎市区的两家医院中。”
韦勒在医院中看见一名妇人“躺在病床上呻吟,嘴巴被烧黑,看起来很僵硬,不能说话”,她的腿上和手臂都是红点。其它人则有发高稍,白血球和红血球细胞下降,喉咙发肿,疼痛,呕吐和拉肚子,或者有内出血或者掉发等当时还不为世人所知的辐射污染后遗症。
9日,韦勒与一名日籍医师和X光放射线专家会面,他们认为,美军投下的那颗原子弹,让长崎居民遭到高剂量的贝塔和迦码射线伤害,但是当时没有人敢肯定的说,韦勒在书中记载着“原子弹特有的『疾病』无法治疗,因为从未诊断上从未见过,而这种疾病现在还在这里一直夺走人命。”
★记录了太多血腥 被美军方毁掉
韦勒的第一篇报导记载日期是1945年9月6日,不过,第一篇送交美军检查时,就激怒了麦克阿瑟将军,亲自下令查禁此书,送交审查的原稿也未归还本人。韦勒在2002年过世,他的儿子安东尼去年夏天在韦勒位于意大利罗马的住家找到这本书的原稿,总共有两万五千多字,75页,加上20多张照片。
韦勒的儿子安东尼日前在接受《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军方毁掉了我父亲辛辛苦苦写的记录原稿,但并不能让我的父亲忘却这段历史。退休后,他一直在重大枯冲新编写这部有可能改写历史的记录文学。去年夏天,在整理他在罗马一所公寓里存放的物品时,我发现了24张照片,根据日期显示,这些图片均是他在长崎拍摄的。看了血腥的照片后,更坚定了我帮助父亲完成遗愿的决心。”
安东尼接受每日新闻访问时说,他认为,美军当时急欲封锁有关辐射污染所导致疾病的报导,而他父亲当时的文章有可能改变美国民意反对制造核弹。
韦勒采访过二次大战欧战新闻,中法战争,以及中东,非洲和苏联的战争新闻,曾获得普立策奖,2002年过世时95岁。安东尼打算为父亲出版这本书。 《朝日新闻》报道说,韦勒的记录将被刊登,届时世人将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一段历史记录,究竟原子弹轰炸长崎是不是“正义之举”,留待世人评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