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的全部内容
牡丹亭》教学设计
济源一中 胡联华
导入: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风丝雨片,烟波画船。”这是杜丽娘第一次踏进自家花园时的唱词,婉转动人,曼妙悠然。“烂漫春光下,步步美人归,”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这位美人的步伐踏进如诗如梦的《牡丹亭》。
汤显祖,东方的莎士比亚。他是明代著名的剧作家之一,著有“临川四梦”,他自己曾说,四梦之中,得意处惟在牡丹。
《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2005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盛大演出,主流媒体好评如潮。
《牡丹亭》何以历四百年而传唱不衰?今天,就让我们捧读其中的经典《闺塾》,或许能找到答案。
教学目标:
1、品读个性化的语言,赏析人物形象。
2、体味人性的复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大家预习过课文了,课文文体属于——(戏剧)。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主要是剧中人物性格的矛盾。文中写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杜丽娘、春香、陈最良)他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特,要更深入地认识“哈姆雷特”,还需要借助对个性化语言的感悟,因为戏剧主要是借助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品读语言
(一)品读春香“闹”语
《闺塾》又名“春香闹学”,这一改动在文中是有依据的。同学们默读“素妆才罢”到“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这一段文字,看看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春香的“闹”。
诵读指导:借助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个性。
1、知道了。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
2、怎样声儿?(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
3、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
4、(贴)为甚好好的求他?(末)多嘴!
小结:品读个性化的语言,需要我们借助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个性。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根据刚才指导的诵读方法,选出班里朗读最好的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从“(末)书讲了,春香取文记四宝来模字。”到“(旦)师父,看他初犯,容学生责任一遭儿。”
小结:什么叫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我们通过品读个性化的语言感受到了。这个闹是直接围绕谁和谁展开的?(板书:春香、陈最良)
(三)解读潜台词(品读杜丽娘的语言,揣摩心理)
经典台词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内有意,话外有音,极少的文字蕴含丰富的内容。文中杜丽娘的语言不多,让我们从这不多的语句中来解读她的心态和性格。
学生分组讨论,选一个代表发言。
1、依注解书,学生自会。
2、这经文偌多。
3、敢问师母尊年?
4、俺且问你那花园在哪里?
小结:看来丽娘也在“闹”,(板书:丽娘)杜丽娘出于名门宦族之家,长于深闺之中,从小受到严格管束,她的身份、地位、文化、教养决定了她不可能像春香那样诨闹、大闹,但是她和春香一样厌烦说教,向往自由。她们的“闹”体现了她们性格中的叛逆精神。
(四)解读为什么“闹”
春香、丽娘为什么要闹课呢?陈最良到底错在哪儿?
学生阅读老先生讲经一节,思考回答。
小结:初中我们学过《关睢》,这首诗习惯上认为是爱情诗,可先生偏要抽去诗中活泼的人情、人性,只灌输陈腐的封建礼教,这不是胡闹吗?这课不闹行吗?该闹,而且闹得有情,闹得有理。陈最良这个被封建礼教视做道德文章最良的人,在“一身儿爱好是天然”的春香丽娘看来,其实是最最冰凉人情人性的人!(板书:凉)他们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应该是的真情天性和封建礼教的矛盾(板书:真情天性、封建礼教)
三、结语
三个人一台戏,春香诨闹,丽娘心闹,先生胡闹,再加上外面春光喧闹,这次第,怎一个“闹”字了得!在这纷纷闹闹中,一枝红杏出墙来,春香,这春天里的一缕馨香,解冻了丽娘禁锢的感情,唤醒了丽娘憧憬青春的生命,复苏了世人渴盼个性解放的心灵,让我们也呼吸到了自由快乐的气息,这大概就是《牡丹亭》历四百年而青春常在的魅力之所在!
四、拓展研究
比较《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语言、形象、主题探究汤显祖为何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板书设计:
春香
(真情天性 ) 闹 陈最良(凉)(封建礼教)
丽娘
诗词鉴赏怎写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
[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2分)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骤三)。
答题示例2: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②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①“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②“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