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的结构中,三维目标指的是?
新课程标准中对三维目标的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如何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每堂课都要实现对“三维目标”培养,是不现实的,也是很困难的。在复习计划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要涉及,可以在课堂上体现三维目标,也可以分几次教学活动完成。每堂课有所侧重,甚至有些教学目标(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可以在课后训练完成。
一、知识与技能的复习
这是模块复习的主体部分。以前的教学内容(旧教材)侧重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每一章的知识自成体系,前后连贯,知识一环扣一环,有利于学生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新教材(山东科技版)不按知识体系来编排,因此知识的系统化是模块教学中较欠缺的,这方面的提高可以在复习中完成。通过对知识与技能系统化的复习,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系统分析,分类总结的能力,这对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有效的。
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知识与技能的复习过程中
新课程标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明确要求全体学生能对自已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在高中化学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要引导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养成的科学态度等。
三、小学英语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但用英文写出来就有点差别:Knowledge aims;Ability aims; Emotional aims;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课标》中的解释更全面: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英语课程总目标。语言技能指听说读写。语言知识指语音语法词汇功能话题,情感态度指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学习策略指认知调控交际资源。文化意识指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书写教案时,中文教案参考第一条,英文教案参考第二条。第三条用来答辩时用。
纯手打答案。绝对原创。
四、什么是三维教学目标
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将课程(学教)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