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读后感

《孔乙己》 162 101 2023-11-24 14:39

《孔乙己》读后感

《孔乙己》的开头是这样描述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是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的形象就这样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个孤独无助的老人没有亲友,也没有爱人,只有这些陌生人能和他说说话,让他感到一丝温暖。

有一天,孔乙己没有来喝酒,老板说他还欠十九个钱。一个喝酒的人说他打折了腿,因为他偷了丁举人家的书,被吊着打了一顿,大家都觉得他活该,没有人同情他。他最终在一个冷清的地方死去,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

这个被遗忘的灵魂在这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先生的小说以极简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江湖散人的悲剧人生,让人忍不住为孔乙己这个角色感到无限怜悯。然而如果在慨叹命运的不公之余,更深层地思考这个故事,就会发现鲁迅先生通过这种看似平淡的描写,实则揭示了人性中一些不为人知的黑暗面。

孔乙己这个人物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落魄和颓废,他靠抄书为生,却因为懒惰而常被辞退,他经常光顾一家小酒店,却总被店家辱骂。然而,他也给人留下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印象,如他的善良和关心他人。

然而当我们窥见孔乙己内心世界的一隅时,却发现他是一个怀有知识渴望的理想主义者。他乐于分享自己的学问,甚至不惜冒险只为偷书来满足自己的饥渴。他也保留着一个读书人的气节,在受到侮辱时,他仍会倔强地反驳几句。

然而,残酷的现实注定了孔乙己无法实现心中对知识和生活的向往。他始终活在社会的底层,受尽欺辱,却无力反抗,只能以一己之力保全最后的尊严。当他老去、穷困,再也无法靠读书为生时,他的生命也随之走向终结。

孔乙己是那么一个不被这个世界需要、理解和珍惜的灵魂。他的一生激荡不得一片社会的涟漪,只在孤独中沉沦。小说中那些酒店里的人们,并不因为孔乙己的贫苦就给予同情,反而对他的落魄愈加快意欺辱,这种群嘲心理让人不寒而栗。同时也让我们反思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低,与其社会地位无关。

另一方面,孔乙己虽然困苦,但他乐观坚强的一面也让人动容。他自娱自乐,热爱生活,关心后生。

这种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也令人敬佩,可惜社会的残酷还是最后断送了他的生命。《孔乙己》是一则发人深省的现实悲剧。通过这则看似简单的故事,鲁迅先生既展现了人性光明的一面又让我们看到了其中黑暗的张力。这种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是鲁迅先生作品伟大之处,也让这篇小说跨越时代,依然能引发令人深思。

《孔乙己》读后让我深受触动。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入微的描写,让我仿佛亲眼目睹了孔乙己的遭遇,使我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作品中传达出的悲愤情绪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令我深思社会的不完美和我们每个人对弱势群体是否在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温暖。

通过这个故事,鲁迅先生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文学艺术的力量和社会的冷漠。这让我反思自己作为一个个体,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否能够去改变社会中的不公和冷漠。同时,也反思了整个社会如何在给予弱势群体更多关心和机会上进行改变。

总而言之,读完《孔乙己》后,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弱势群体的处境有了更深刻的同情。这篇小说引发了我对人性、社会和自我反省的思考,也加深了我对鲁迅先生作品的赞赏和敬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