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阅读教学研究总结

成长网 2023-08-07 01:20 编辑:admin 298阅读

一、如何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阅读教学研究总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一些含义深刻的关键词句往往能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多元的阅读体验,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而大胆的想象,也会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的意境之美,意蕴之深。如,我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抓住关键词“单看”,并从这个词入手对原文进行再创造,采用填空形式:先看这数不清的条石,看那_____ 。学生先后说出了:“再看那宽宽的马路,有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再看那糯米和石灰粘接的石条,城墙三面风雨不透”等精彩的回答,用关键词唤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思考,想象文字背后的画面,体会文字情感,学生精彩的语言就是智慧的闪动,这样有层次的教学,层层深入地透析文本,使学生感受到了想象思考的乐趣,接下来,我话题一转:“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写这么多的内容呢?”此时,学生对长城这一伟大奇迹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各种拍摄角度的画面中,学生品词赏句、想象语段,思想高度上升了。

二、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珍视学生独特感受

所谓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莱特,读书本身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对学生来说,从阅读当中体会到独特的感受并与现实生活相连是非常珍贵的感悟和体验。一个人在阅读上的学习是遵循,阅读、总结、反思的规律的,只有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并对自己的这种理解进行总结和反思,一个人才能真正从阅读当中学习。

三、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语言感悟贵在平时教学,可以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多带着孩子去理解一些重点字词的意思,也可以把自语放到语境中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换一个词语和说法,学生在换词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理解一句话的意思。

四、教学心得怎么写

与学生的沟通

五、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在小学阶段,如果教师能采用恰当的手段施以经常性的想象练习,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意义。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智力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也很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结合阅读教学的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点做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启发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耳闻目睹文中情境,可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我利用课件出示小兴安岭的物产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在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时,我又分别出示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优美的风景图,使学生如临其境,对小兴安岭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至此,我让学生练习类比想象,与我国的许多风景名胜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根据课文的特点,也可以播放与课文相关的歌曲或用配乐朗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在教学《月光曲》一文的第9、10自然段时,用普通的教学方法较难使学生体会到月光曲的那种意境,就可以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运用幻灯片、乐曲和富有感情的朗诵来启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全面体会情感。我在播放《月光曲》的旋律后,有感情地朗诵:“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学生边听边想象,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既被月光曲的优美旋律和动情的朗诵所感染,又为穷兄妹俩酷爱音乐的精神和贝多芬对穷苦人们的同情心所感动。

二、品读词句入境,边读边想。

学生在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时,必须要朗读课文。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或叙述的情节,就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这篇课文的开头是写凡卡在圣诞节前夜,在满架的楦头的鞋店里,在昏暗的神像面前准备给爷爷写信。由于学生与凡卡的生活环境大大不同,很难体会到凡卡的当时心情。我先让学生看插图,再指导学生品读词句,如“昏暗的神像”让你想到什么……然后大家再交流所想象的画面,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明白了凡卡担心的真正原因。在课文第8自然段,凡卡向爷爷诉说了自己痛苦的学徒生活,是从挨打、挨饿、挨冻,睡不好三方面来叙述的。我先让学生在句子中找出一些动词,如“揪”、“拖”、“揍”、“戳”,在学生理解词语后,我就引导学生用低沉、缓慢的语调去读,同时学生也让学生边读边想,自然地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故事情节之中,想象出一个个画面:老板、老板娘怎样打他。下文写凡卡每天挨饿,夜里睡不好觉,我都让学生去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想象画面。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也更同情凡卡了。

三、画出文中图景,促进想象。

我们在读文章时,通常是边读边想,在头脑中浮现出与文章相关的图景。因此,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把自己想象的画面创造性地画出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画出文章中所写的山水。学生都会从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中去想象画面,并能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古诗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我就让学生参考诗句的意思来绘画。“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中有太阳、山峰和云雾,“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中有瀑布和山川,最后一句写出了瀑布之长。诗句中写出了山的高大,瀑布的浩大气势。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与想象,画出的图景会更加丰富美丽。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而且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四、续编文中故事,展开想象。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会激发学生的联翩浮想。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我会因势利导,让学生展开接续想象。例如我在教学《凡卡》一文后,我又让学生以《凡卡寄信以后》为题续写故事。学生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凡卡在后来可能发生的更为悲惨的种种遭遇。又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文章结尾是桑娜拉开帐子,告诉丈夫:她已经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过来了。故事到此结束,已经让学生体会到了渔夫和桑娜的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特地安排了续编《穷人》的故事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地表达。我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的同时,又加以点拨,让学生把故事续编得合情合理。这样,不仅使学生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当然,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方法很多。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总结的几点经验,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才是最理想的。作为一名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主阵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积极启发引导,激发起学生的思维灵感,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能够飞上蓝天,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