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反杜林论》啊?可以发过来么?

成长网 2023-04-16 03:08 编辑:admin 295阅读

一、谁有《反杜林论》啊?可以发过来么?

发过来太麻烦 给你这个网站,上面资源很多 自己看吧

我的就是这么下载的

%B7%B4%B6%C5%C1%D6%C2%DB&format=

二、写一篇《读书心得》。

品书 浩瀚无边的星空中,有一颗永不熄灭的明星,照亮了黑暗中我前进的道路——那就是书籍。----题记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人民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知识的宝库,它使人类的知识不断积累、发展;使愚者变得博学多才。也正是它,使我不断充实自己,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与希望。书是乳汁,哺育我成长,没有牛奶的高贵,却让我拥有健康的人格;书是顾问,随时为我提供有益的咨询,没有老师的严肃,却帮助我解除疑惑;书是良药,没有营养品的可口,却医治人的愚昧之症. 书,就是我的挚友。每当借到一本好书,就有如旅人在沙漠里跋涉了很久了,使心儿忽然像遇到一泓清泉一般的振奋。我爱书,因为书给予了我许多,许多......记忆深处那与书的点点滴滴,时常在我的心头荡漾着。 识书 我和书最初的邂逅是在我很小的时候。记得妈妈说,在我才几岁的的时候,就已经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候的我,非常喜欢书,童话书,图画书等等都能够令我爱不释手,每次经过书报小摊,我总要拉着妈妈进去逛一圈,虽然那时候的我连大字还不认识几个。有时候,甚至就连晚上睡觉我都把书捧在怀里,生怕它会溜走。常常,在小伙伴们追逐玩耍之际,我总是喜欢缠着妈妈,让她给我讲书中的故事。《美人鱼》,《白雪公主》,《格林童话》......我的童年就是在书中的故事中度过的。书,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 恋书 随着年龄的增大,书已渐渐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对书的,不仅仅是如痴的喜爱,更是一种深深地眷恋。从小到大,我所读过的书数不胜数,从儿时充满传奇色彩的童话书,到现在的阅读古典名著......无论是什么书,都能在我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就如同是贯穿于时间长河的一条多彩的丝带,在记忆的匣子中洒下一道道绚丽的精彩。 喜欢在书中消遣时间。在拿起书的那一刻,竟会产生一种久违的感觉。从书那泛着清香的扉页中,走向一个陌生而又新鲜的世界。夜深人静之时,只要随手拿起一本书,孤独就立刻消失于九霄云外。就如同时晚间那轻轻飘来的夜来香气,沁人心脾。读《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我读懂了人间的真谛;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世界名人传记精粹》,在那千百次顽强拼搏中,我强烈感悟到生命的意义;漫画《三毛流浪记》的主人翁“三毛”让我更加感受到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们时刻鞭策着我朝着理想的努力目标奋斗。书,带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品书 读书,不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求“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为功利,不为分数,不为文凭,不为学历,只为心中那份渴望,只为心中那片怡人的“绿地”。 赞叹《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顽强意志;悲哀于高尔基的《童年》里社会的黑暗和人们麻木封建的思想;《送东阳马升序》中的主人公锲而不舍的精神更是让我敬佩。 欣赏曹操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向往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除归”的悠然自在;热爱芩参笔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 我曾经为《家》中的结局掉过寂寞的眼泪,也为《拜月亭》中的巧合感到莫明的感动,《芭蕉夜雨》使我感到凄凉,《郁达夫散文选》使我咀嚼到了豪放又有些自怜的矛盾,我随着《约翰?克利斯多夫》走过他人生的四季,感受那怀才不遇时的悲愤,我也陪伴《石评梅》掉过她一生的眼泪。 同时,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让我体会了英雄的豪情和战争的无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让我领略了塞北的壮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让我欣赏到了江南梦里水乡的柔美.这些泛着阵阵檀香的古诗,清新了灵魂的空气. 我也喜欢散发着时代气息的现代诗.和舒婷一起踏上双桅船,同戴望舒一起走进雨巷.清新隽永,宛然在品尝着玫瑰花茶,余味悠悠. 看着,读着,品着竟也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渐渐地发现,书,也只有书,才是洗涤灵魂的清泉;书,也只是书,才是芬芳人生的芳香剂. 感谢书,带给了我一个崭新的世界。不管是树荫之外喧嚣着浮躁的热浪,还是窗外肆虐着凛冽的寒风,只要和书在一起,感觉就像是在热浪之中营造一片清凉,在严寒之中托出一份温暖。 在书中,寻找乐趣; 在书中,寻找一份依恋; 在书中,寻找那份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三、如何理解《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关于生命的定义?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新陈代谢,而且这种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

恩格斯的这个定义是在批判杜林的生命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杜林曾把生命定义为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恩格斯认为,高级的生物确是由简单的类型“细胞”组成的,但有低于细胞的生物,它们和高级的生物相联系,只是因为它们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蛋白质,从而它们执行着蛋白质的职能——生和死。恩格斯的这个生命定义实际上是和他关于物质的运动形式的思想是统一的。恩格斯认为自然界存在五种运动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这五种运动形式从历史的角度看,反映了自然界演化发展的顺序,每一种后面的运动形式都是由前面的运动形式演化来的。不同的运动形式有不同的物质承担者,有不同的运动规律,高级的运动形式包含低级的运动形式。生命运动是一种高级的运动,它是由化学运动发展而来的,它的物质承担者及其运动规律都不同于化学运动,但生命运动包含化学运动。恩格斯当时非常强调自然界的连续性。如果把生命定义为细胞结构之上的活动,就难以解释生命的起源问题。恩格斯特别重视从无机界到有机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所以恩格斯选择了蛋白体作为生命活动的物质。

恩格斯所理解的蛋白体和现在所说的蛋白质是不同的。他说:“在这里,蛋白体是按照现代化学的意义来理解的,现代化学把构造上类似普通蛋白或者也称为蛋白质的一切东西都包含在蛋白体这一概念之内,这个名称是不恰当的,因为普通蛋白在一切和它相近的物质中,是最没有生命的,起着最被动的作用,它和蛋类一起仅仅是胚胎发育的养料,但是在蛋白体的化学构造还一点也不清楚的时候,这个名称总比一切其它名称好些,因为它比较一般(恩格斯1970:79)。”可见,恩格斯所指的蛋白体是广义的,它甚至不是现化意义上的一种高分子,而是一个物质系统。恩格斯在不同场合用这个词,他有时甚至把细胞

也叫“蛋白质小块”。比如他说:“一切有机体,除了最低级的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都由很小的,只有经过高度放大才能看到的,内部具有细胞核的蛋白质小块构成的(恩格斯,1970:74)。” 总之,恩格斯把生命和蛋白体等价。生命是“蛋白质所固有的,生来具备的,没有这种过程,蛋白质就不能存在(恩格斯,1970:80)。” 20世纪前半叶,随着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展,人们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越来越清楚地了解,蛋白质形态复杂,功能各异,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异常重要。所有这些使得很多人更加坚信生命的分子基础就是蛋白质。

恩格斯说的“蛋白体”就是指核酸和蛋白质。也就是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由此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造人的神创说。恩格斯的生命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的物质基础,即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蛋白体。100年来,这个定义一直指导人们认识生命的思想武器。

恩格斯并且大胆地提出,既然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那么只要条件合适,生命之花当然也可以在别的星球上开放。现代天文学家肯定了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