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兰是怎样消失的
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销声匿迹。
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乐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
有说楼兰的死亡,是由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的,楼兰人盲目滥砍乱伐致使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河流改道,气候反常,瘟疫流行,水分减少,盐碱日积,最后造成王国的必然消亡。
无论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给楼兰人最后一击的,是瘟疫。这是一种可怕的急性传染病,传说中的说法叫“热窝子病”,一病一村子,一死一家子。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楼兰人选择了逃亡——就跟先前的迁徙一样,都是被迫的。楼兰国瓦解了,人们盲目的逆塔里木河而上,哪里有树有水,就往那里去,那里能活命,就往那里去,能活几个就是几个。楼兰人欲哭无泪。他们上路的时间,正赶上前所未有的大风沙,是一派埋天葬地的大阵势,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声如厉鬼,一座城池在混浊模糊中轰然而散……
至此,辉煌的楼兰古城也就永远地从历史上无声地消逝了。虽然逃亡的楼兰人一代接一代地做着复活楼兰的梦,但是,梦只能是梦。而且,梦到最后,连做梦的人都等不及,消失了,楼兰,依然是风沙的领地,死亡的王国。
二、求:历史中拜占庭帝国与中国的交往
权威回答:
在中国古代史籍中,罗马帝国,特别是它统治下的东部地区即地中海东岸,被称为“大秦”;由罗马帝国东部疆域演化而来的拜占庭帝国则更多地被称为“拂菻”,但在许多情况下仍继续沿用旧称“大秦”,或“大秦”“拂菻”并用。“拂菻”用指拜占庭帝国,在隋唐时期的典籍中最为明确,也最为频繁。这个名称可能源自“罗马”一词,经波斯和中亚语言进入汉语。330年以后兴起的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部帝国在对外关系中仍以“罗马”(Róm,Rüm)相称。Róm一词进入亚美尼亚语演变为Hróm(Hórum),进入波斯语系后h转为f,故中亚的呼拉子密语和粟特语中又转为Fróm(Furum),Fróm在汉语中转读为“拂菻”。从拜占庭史料和汉文典籍中有关“大秦”“拂菻”的记载以及相关考古资料,我们大致可以看清楚6-7世纪拜占庭帝国对中国的丝绸贸易活动的轮廓。
如同水银传说一样,在中国典籍中,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发生了相似的变化:在早期艾比法纽斯的记载中是大斯基泰沙漠,即中亚沙漠,而在《梁四公记》中则演化为拂菻国的西北某地。可见此类神秘故事总是与遥远而具有神秘色彩的地区相联系。对早期的艾比法纽斯和他的同胞来说,大斯基泰沙漠即中亚沙漠无疑具有神秘色彩;当这个故事传至中国时,则不能不与故事流行的那个遥远的神秘国度(拂菻)发生联系。这种变化在文化传播中屡见不鲜,几乎是一个定则。中国典籍将这个传说与拂菻联系起来,一方面表明了表明了它与拜占庭帝国的密切联系,同时也表明了当时拂菻国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三、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有哪些
仅举小例
我国西汉时期的一幅《上林苑斗兽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河南洛阳八里台汉墓山墙局部 。
我国北齐时期“校书图卷”,现存放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唐代阎立本的《古帝王图卷》,现存美国波斯顿美术馆。
唐代韩翰的“照夜白图卷”,纸本,设色,纵30.8厘米,横33.5厘米。现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我国东汉时期《陶盘彩绘禽鱼人畜图》,现藏于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
唐代王维的一幅画“伏生授经图”纵28厘米,横49厘米。现藏于日本博物馆。
我国唐代王维的“干雪霁图卷”,纵31.3厘米,横207.3厘米。现藏于日本。
东晋时期张僧繇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房屋神心星神)”,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东晋时期张僧繇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岁星神)”,古绢本。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东晋张僧孙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危星神)”,古绢本。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东晋时期五张僧繇“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虚星神)”,古绢本 。现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
我国东晋时期的作者 张僧繇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尾星神)”,古绢本 。现藏于日本人阪市美术馆。
我国东晋时期的作者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牛星神),古绢本 ,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美术馆。
东晋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斗星神)”。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美术馆藏 。
东晋张僧繇“五星十十八宿神形图卷(荧惑星神)”。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北宋时期许道宁“渔父图卷”,绢本,墨笔,纵48.9厘米,横209.6厘米。县收藏与美国奈尔逊.艾特金斯美术馆。
我国历史上的南宋李安忠的《鹑图》,绢本,设色,立轴,纵24.2厘米,横27.6厘米。县收藏于日本根津美术馆。
北宋石恪的《二祖心图 》,纸本,墨笔,横幅,纵35.3厘米,横64.3厘米。现藏于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
我国金代李山的作品《风雪松杉图卷》 ,绢本,水墨,纵29.7厘米, 横79.2厘米。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我国南宋时宋汝志的《笼雀图 》,立轴, 绢本, 墨画淡彩。纵22厘米, 横22厘米。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