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蟋蟀的家阅读理解
《蟋蟀的住宅(法布尔)》阅读答案
蟋蟀的住宅 (法布尔)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蝉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 end#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9、“蟋蟀的住宅”指的是什么?(3分)
答:
20.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3分)
答:
学优网/
21.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⑴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不肯随遇而安”?)(4分)答:
⑵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4分)
答:
22.蟋蟀的住宅本来是一个小小的“简朴的”洞穴,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生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4分)
答:
参考答案:
19、指蟋蟀的巢穴或洞穴。
20、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21、(1)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因为“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追求生活质量,讲究生活享受。
(2)因为它挖土的工具只是自己的前后足及腿上的“钳子”、“锯”或“耙”,作者说蟋蟀住宅工程“伟大”,是与它“那样简单”的建筑工具相对比而言。蟋蟀用“那样简单”的工具建成这样的住宅,真是费尽了心血和力气,确实不容易,堪称超能量的发挥了。
22、因为作者能抓住蟋蟀“住宅”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启示:要把事物写得生动,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
二、阅读题 乡村的泥土
乡村的泥土(答案)
1、曾祖父读过,祖父读过,父亲读过,我和弟妹们也读过,我们的儿孙还要再继续接着读下去。
2、因为父母对土地饱含深情,他们离不开土地,在泥土里劳作成了他们生活的方式,甚至是生命存在的方式。
3、“揽”含有一种父母将孩子拥入怀中之感,表现出“我”对庄稼的爱怜,以及将要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4、在月光下深深地睡下,那飘荡在田野上大团大团的浓雾,就是它绵长而舒缓的呼吸。
土地培育、送走了庄稼,完成了历史使命,感到欣慰与满足。
5、人与土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人与土地的相遇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
三、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这只鸟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意思对即可)
四、《开花的心》 阅读答案
①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树。之所以说它与众不同。是因为它们不是像其它树木一样生长在肥沃的土地上,而是在贫瘠的山峁上。每每有人看到它们,它们总是像一群长年累月没有人管教的孩子,杂乱无章地生长在一起。它们又瘦又矮,常常不足一米高,但是,它们仿佛从来没有被自己的“长相”负累,在绝壁上的乱石缝间,在其它任何植株都无法生长的地方,欣欣然怒放成一片茁壮的气象!
②春天到了,它们在干燥的东风里发出嫩绿的新芽,那样小小的叶片,简直让人担心会不会被一季的风沙吞噬;夏天是风口最嚣张的季节,它们是那样的对自己不负责任,赤条条让自己站立在陡峭的岩壁,因为夏天雨水泛滥,造成山体经常坍塌,所以,它们的根经常大段大段的裸露在外面,像一团团鼓起的青筋。
③它们并不寂寞,因为,它们也像其它植株一样拥有开花的本领,这也许在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是不可思议,也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它们竟然奇迹般实现了!那些米粒大小的黄灿灿小花,在绿色的背景上,像是满天异常美丽的星斗。每当这时候,蜜蜂们也会翩然而至,这是最深情的探望,像是久别的情人一般。
④秋天来了,肆虐的狂风拽走了它们的衣衫——叶子,可是,它们并没有伤心,因为,这样一来,恰恰露出了自己的果实。那是怎样的果实啊!尽管只有黄豆大小,却也像红彤彤的灯笼般挂满了枝头!
⑤它们大都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崖,这样的开花结果完全没有取悦他人的意思,圆溜溜的果实,通常在熟透之后,跟随着山口的厉风被摇落,它们一个个像“跳伞运动员”一样悄然滑下山坡,并在土里与杂草一起腐烂。酸枣树就这样在华北的山峁上自生自灭!一季又一季把自己的生命举向陡峭的悬崖,跟随着山口的劲风,飘扬成一面旗帜!绿色的旗帜!还时常有着黄星和红灯的装点,它们是最爱美的旗帜!
⑥它们甚至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只是因为它们的枝叶像红枣树,又有它那样的刺,并且结有红红的、酸酸的果实,所以,人们管它叫“酸枣树”。
⑦在美妙的大自然里,你可以看不到它——因为它们的身高;你可以看到以后立即忘记它——因为它们的长相;而忘记了它你也没有必要遗憾——因为他们 ……
⑧但是,你却不可以看不起它——因为他们拥有一颗火热的开花的心!
⑨因了这样一颗开花的心,再贫瘠的土壤也影响不了果实!
(《扬子晚报》2009年3月13日)
18.细读第①段,说说“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树”一句中的“与众不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19.说说第②段中加点的“不负责任”的含义。(3分)
20.依据上下文给第⑦段的横线上填一个恰当的句子。(2分)
21.下列对第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写酸枣树在人迹罕至的山崖自生自灭却又高扬生命之美的大旗,作者是在托酸枣之“物”而言歌颂生命之“志”。
B. 贴切新颖的比喻渗透了作者感情,如将酸枣树比作“绿色的旗帜”,是“最爱美的旗帜”,作者的赞美与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C.把“生命举向陡峭的悬崖……飘扬成一面旗帜”中的“举向”与“飘扬”,用词精当传神,极富动感,展示了生命顽强与魅力。
D.酸枣树蕴涵丰富,就像那“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莲,就像那“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那只鸟。
22.本文标题为什么不用“酸枣树”,而用“开花的心”?(3分)
18(3分)贫瘠的土峁; 又瘦又矮(长相); 欣欣然怒放(茁壮的气象)。
19(3分)“不负责任”是指它们不顾(不怕)环境的恶劣坚持站立在崖壁上。
20(2分) 实在太平凡了
21(3分) D
22(3分)“开花的心”就是酸枣树所象征的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昂扬奋进的精神,是作者的点睛之笔,形象地点明了文章主旨;它新颖,富有蕴味(富有意味),吸引读者,而“酸枣树”为题太直白,故以“开花的心”为题好于“酸枣树”。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