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阅读理解:大人和小孩对老蝈蝈叫个不停的态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不同?

147 2024-07-24 06:19

一、蝈蝈阅读理解:大人和小孩对老蝈蝈叫个不停的态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不同?

态度

①孙子、孙女,好奇、感兴趣。

②父亲,在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晚发出怨言。

③爷爷(白发老人),好奇买回,受到孩子话启发、放掉。

因为当时是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这样的一个环境,当时的人们难免心浮气燥,所以会有怨言了

小孩子的童心和好奇心,使得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鲜,不会有大人的那种长大后的烦恼,压力什么的,整个是比较轻松的状态,所以周遭的环境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

二、蝈蝈与蛐蛐阅读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

精锐教育提醒你:

1.《蝈蝈与蛐蛐》中,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2.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3.“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4.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6.设问:蝈蝈的乐音为什么在夏天那么突出?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咏。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2.恬静、欣喜。 3不好。因为“夜来临,四下一片静”,静得连溪水也不好意思大声流淌,只能“轻轻地”,突出了夜的静谧,如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4.把夜莺、秧鸡、溪水、明月、大自然等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情感,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夜的诗情画意,使这首诗更富有感染力。5.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6.提示:抓住夏天骄阳,其他鸟儿的昏晕去理解以静写动的创作手法。

三、蝈蝈 赵丽宏阅读答案

1、索 蝈蝈 顺序 时间

2、①孙子、孙女:好奇、感兴趣。②父亲: 发出怨言。

③爷爷(白发老人):好奇买回,喜欢 ,不得已后放掉。

3、 听了儿子的怨言,听了孙子、孙女的议论,觉得虽是好心买回,但让家人太吵,就好像是做错了事。所以叹息了一声。

4、不是。是老人叹息后采取的行动。

5、(任意两点,意思答到即可)

① 结尾出人意料,。开头买回蝈蝈,尤其是叫了以后,人们那样高兴,可老人却把它放了。

②与开头形成呼应。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老人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

③含蓄 有让读者思考回味空间 。

四、《蝈蝈》主要内容

1,《蝈蝈》是一篇构思精巧哲理性很强的散文。以一只蝈蝈的命运为线索,作者具体描写了一家三代对待蝈蝈的不同态度。意在启发人们思考:怎样才能和动物和谐相处,怎样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本文语言简洁朴实。人物的语言,描写得非常细腻、生动。对于十一二岁的初一学生来说,本文的语言很好懂,内容也比较简单。所以可以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充分地感悟文本所蕴涵的深刻哲理,从而能够身体力行地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齐白石的蝈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