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pdca循环?与其他管理方式相比在实际使用中有什么优势?

236 2025-01-19 20:54

一、什么是pdca循环?与其他管理方式相比在实际使用中有什么优势?

戴明循环或称PDCA循环、PDSA循环。戴明循环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先是有着“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著名的统计学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的雏形, 后来有戴明将休哈特的PDS循环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Study-Act)”这样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 戴明循环是一个持续改进模型, 它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 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Study)、处理(Act)。 戴明循环有时也被为称戴明轮(Deming Wheel)或持续改进螺旋(Continuous Improvement Spiral)。 戴明循环与生产管理中的“改善”、“即时生产”紧密相关。 搜索一下“五同时”,“五同时”原则即企业各级领导或管理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就会发现戴明循环与“五同时”也是一致的,处置涵盖了总结评比。 用中国话来概括,循序渐进,泥古创新,一元复始也是滚动发展的意思。 戴明循环的优点 适用于日常管理,且同时适用于个体管理与团队管理; 戴明循环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适用于项目管理; 有助于持续改进提高; 有助于供应商管理; 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 有助于新产品开发管理; 有助于流程测试管理。

二、PDCA管理方法?

PDCA管理又叫戴明理论,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PDCA针对项目工作的质量目标按规划、执行、检查与改进行动来进行活动,以确保项目目标之达成,并进而促使品质持续改善。我们公司一直使用日事清来进行PDCA管理,日事清的计划、执行、笔记、总结等功能与PDCA规划、执行、检查、改进行动非常契合。

三、如何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学习成绩

也就是说要先订计划,马上照计划去做,一边做还要一边检查,你的计划是否可行,不行就立刻修正,行的就要继续执行下去。

比如说,在新学期开始前就要制定学期计划(要有目标、要有详细的时间、要有具体的对策)开学后就按计划实施,并在学期计划下制定月学习计划、周学习计划,随时检查计划的合理性并及时修正,然后切实执行。你做到了,学习效率一定会提高。不过在定计划时要给自己留有可调整的时间,也就是说计划的可行性要强,不能为计划而计划。

四、阐述你日常生活中的管理实践是如何实现PDCA循环的

学习计划就可以用pdca循环,还有比方说你有一只手机,每月的月费比你想像的高出很多,当你有这个感觉的时候, 就表示你已经处在查核阶段,如果因此产生「问题意识」,就可透过pdca循环找出根 本原因,提出改善对策,以求得出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当然,如果是想要解决体重过重的恼人问题,也可以如法炮制。

五、PDCA品质分析

PDCA都是一个被人津津乐道的工具,这个循环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戴明提出的,而是由其导师休哈特(Shewhart)最早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之前是PDSA(计划、执行、研究、行动),后来戴明演绎成PDSA(计划、执行、研究、行动)-SDCA(标准化、执行、检查、调整)循环,直至现在的PDCA(计划、做、检查、行动)循环,戴明博士也把这个工具归功于其导师休哈特。

前面的话有一些学究气了,其实个人觉得PDSA从字面意思上来说比PDCA更加贴切一些,Check给我的感觉经常是非自动的,但是现在这个大环境我跟别人说PDSA就有点特立独行了,我自认自己还没那么前卫,还是来边查资料边学习,争取尽量把PDCA搞得更加明白一点吧。

1、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2、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4、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说道戴明,很多情况下是和质量管理相关的,现在把它拿到各行各业肯定也有其原因,在此我不做考究,但需要说清楚这个PDCA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环”(这个词俺总结得还真不错,把这个循环的几个特点都含进去了)。

1、首先解释PDCA不是一个环,它是大环套小环,就如同项目管理的项目管理过程一般,在各个层面上都应该参照这个循环,并组成一个大的循环。

2、再来说说PDCA不是一个平面环,它是阶梯式上升的,这个循环走完一遍应该就已经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到了循环的下一个周期,在范围上就应该产生了变化,所以说它不是一个平面环。

3、最后看看PDCA的不简单,在循环中有应有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来辅助PDCA的进行工作和发现、解决问题。

我们将PDCA的四个阶段的八个步骤写下来,再来看看我们怎么来实施。

Plan阶段:

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此时可以使用的方法就是风险评估了,不要在乎风险评估方法是否完备,我们并非指望靠这个找出所有问题,也不必要找出一个完整的风险列表,Rightsize就好。

2、分析各种问题因素或原因,这个阶段工作靠的是群策群力,因为我们可以使用因果图。

3、使用排列图和相关图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在信息安全行业使用排列就差不多已经到位了,排列图是Pareto发明的,还不知道的话,你就理解一个二八法则就好了,这个图不象因果图,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因为这个涉及到你应该告诉客户他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而不是象现在行业里的有什么就上什么,但从商业的角度,如果我们只解决20%,我们可能就没有钱赚了,粮食是很现实的问题啊。

4、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这个就是考验你良心的时候了,大多数的信息安全售前都是从这个阶段开始介入的,可见咱们信息安全能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定计划就用5W1H方法就ok了,为什么制定这个措施,达到什么目标,在哪里执行,有谁负责完成,什么时候完成,怎么完成,只要你能说清楚子丑寅卯,客户不是傻子,个顶个的都比你强。

Do阶段:

5、执行、实施计划,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计划啥就做啥,做到什么程度就依靠乙方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了。

Check阶段:

6、检查计划执行结果。每个标书其实都会写到验收标准,其实为了提高执行力,借用人力资源管理里的方法,如果乙方能自己对自己的目标结果和过程结果都重视起来,提高就会很明显的,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一下质量该有多好呢,我更喜欢一句话的前半句——“质量是计划出来的”。

Action阶段:

7、总结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标准。前面这个傻子都知道非常重要,将成功经验固化,提高工作效率。后面这个制定相应标准这块,我自己有一些想法,有的时候真的很希望有足够的魄力来限制自己的项目,为乙方来制定一合适的SLA来限制我自己,相关的东西也想了很多,但国内的奖励合同似乎在我们这个级别用得太少了,我们现阶段有这个必要么?

8、把未解决或新出现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这里就算over了吧

---------------------------------------------

附:对职业生涯的PDCA分析

“P”是PLAN: 制定目标和计划

一个人在开始一段新的职业生涯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有保障的生活?良好的学习机会?彰显的名声?新鲜的感觉?长期经营的一份事业还是积累财富准备日后创业?

当你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时,你就要为这个目标定下时间表,告诉自己一年之后应该做得怎样?两年以后做得怎样?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把目标进一步划小,把时间分得更精确。这样可以让你知道接下来该干点什么,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是虚度时光,到头来一事无成。

“D”是DO: 开始行动,实施计划

这一步对于社会新鲜人来说不是问题,但却是处于事业、职业徘徊期的人最难迈出的一步。有无数人每天会产生无数的想法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停地对自己说,要是我在他那个位置上也会怎么怎么样。

只有规划,没有行动是永远达不到彼岸的。不惧风险、排除风险、立即行动才能使你拥有理想中的工作和生活。

“C”是CHECK 对行动的结果进行检验

每个有志于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在工作的一个阶段过后,都应该反省一下自己今天所做到的和自己的理想还有多远。如果以其他人做参照的话,也可以了解一下自己的选择和努力是否让自己满意。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拿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拿自己和别人,拿现状和理想做个比较,虽然这好像攀比,会有嫉妒、痛苦,也会有得意、自足,但这是走向进步不可缺少的反省,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嘛。

“A”就是ACTION: 纠正错误,调整方向

当反省之后,你会得出一些结论。结论可能让你满意,可能让你失望,但生活一直在继续,你不能总期望着志得意满。 机会仍然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也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总之要把你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带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

每个人都会有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它不是100米冲刺,也不像撑杆跳那样一飞冲天。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它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考验的是人的韧性和耐力。只要你有足够的坚持,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提升,就一定能够拥有属于你自己的理想职业、幸福生活。所以说,生命不息,“PDCA”不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