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开始气象记录历史?

152 2024-07-27 04:40

一、中国最早开始气象记录历史?

中国刚开始进行天气预测的时候,是在甲骨卜辞。商朝时期,人们对天气变化是比较关注的。

观测天气变化的情况,主要有卫星的拍摄地点、云里面的温度、云上面的一些情况,比如,大海里面的温度,太阳照射的地方。 

最早有天气预报,这样一个说法,是在19世纪的海战。1854年的时候,英法和沙皇俄国在进行战斗,英法在攻打俄国的时候,突然就下起了雨,就因为一场大雨,就将英法军队给毁掉了。

英法军队是比较凄惨的,法国的拿破仑,就下令把这次事件,调查清楚。可是找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资料,发现是低气压造成的,勒威耶把事情的经过,调查清楚了以后,就把他们交给来看国王。低气压最早活动的地方,就是在欧洲西部,之后就进入了东南方向。之后就发生了这次事件。

后来,勒威耶就提出了一个建议,把可能知道的天气传给前线,就会提前知道天气的情况,就是最早预测,天气预报的时候,之后英国和法国就开始预测天气预报,之后就慢慢的流传下来了。

天气预报里面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是根据云的多少,来分别的。云的多少,就是云层占据天空的面积来进行预测的。一般是将天空化成十个等级的。当天空上面没有云朵的时候,它的数量就是零,当天空上面有一半云朵的时候,它的数量就是五,用这种方法来进行估计。

所以天气预报,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估计今天是晴天还是雨天,可能不一定准确,但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所以不管是什么天气,都有办法去抵御它,不至于在天气来临的时候,束手无策

二、苏州历史?

周敬王6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继位后,下令大臣伍子胥建造阖闾城,这也是苏州城市建设的开端。

到了开皇9年(公元589年),隋朝以城西有姑苏山之故,将吴州改名为苏州。此后历经一千多年发展,到了宋代,苏州与杭州更是并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到了清代中前期,苏州更是发展成为与北京、汉口、佛山齐名的全国四大商业中心城市“天下四聚”之一。

三、苏州历史介绍?

苏州历史的简要如下:

早在4000多年前,苏州就有人类居住。春秋战国时期,苏州是吴国的都城,在这个时期,苏州成为了吴文化的中心地带,并形成了“吴楚文化”的特色。隋唐时期,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之一,商业繁荣,文化昌盛。宋代以后,苏州成为了全国经济、文化和艺术中心之一,名扬天下。明清时期,苏州的园林建筑、绣花、缫丝等手工艺制品更是远近闻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苏州开始崛起为中国著名的现代工业城市,工业发展成为苏州的新亮点。21世纪以来,苏州更加注重文化保护与传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苏州的文化名片也日益变得鲜明。今天的苏州不仅是全球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现代化城市和创新型城市的代表之一。

四、苏州琵琶历史?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

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

所以说当时的“琵琶”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

琵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

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

琵琶音域广,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

演奏时左手各指按弦于相应品位处,右手戴赛璐璐(或玳瑁)等材料制成的假指甲拨弦发音。

大约在秦朝,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

因为弹奏时主要用两种方法:向前弹出去叫“批”,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人们就叫它“批把”。

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便改称琵琶。

到了南北朝时,从西域传来了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的乐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国的琵琶结合起来,改制成新式琵琶。

在演奏方法上,改横抱式为竖抱式,改拨子拨奏为右手五指弹奏。

经过不知多少艺术家的改进,才成为如今的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的两种琵琶。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

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

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

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

南朝王僧虔《技录》:“魏文德皇后雅善琵琶。

明帝尝引后衣乞为音乐,时杨阜在侧,问帝曰:‘太后,陛下嫡母,君礼岂在邪?’帝愧然缩手,后乃出。

倾之,帝谓阜曰:‘吾知卿敬节,然诚因吾心虑不平,今从卿言,不得茫茫湘水,见伊人焉?’此言后之音律高妙。

”可知在魏晋时期,“琵琶”之称正式进入宫廷。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中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

“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

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中国。

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

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 当时称作 胡琵琶。

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

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从北齐到唐代,是琵琶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原籍曹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北一带)的曹氏琵琶家族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北齐至隋代的曹妙达,因善琵琶在北齐时即被封王,入隋后又被任为宫中乐官,于太乐教习琵琶技艺。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

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随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

这种盛况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

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由四个音位增至十六个(即四相十二品)。

同时它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 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

由于以上这俩项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据统计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种。

归纳起来,右手指法分两个系统: 一、轮指系统,二、弹挑系统。

左手指法也分两个系统:一、按指系统, 二、推拉系统。

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涌出了大量的琵琶演奏者和乐曲,如唐代世居长安的曹保,其子曹善才,其孙曹纲,都是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为世人所推崇,诗人对其高超技艺亦多有诗作赞颂,曹纲的演奏,右手刚劲有力,“拨若风雨”,另与之齐名的裴兴奴则左手按弦微妙,“善于拢捻”,故当时乐坛有“曹纲有右手,兴奴有左手”之誉。

来自西域疏勒的“五弦”名手裴神符是唐太宗最看重为宫廷乐师之一,他首创了琵琶手指弹法;康昆仑号称琵琶第一手,段善本则是有名的佛殿乐师,后与康昆仑琵琶比赛后,进入宫廷成为皇家乐师。

唐社佑《通典》云:“坐部伎即燕乐,以琵琶为主,故谓之琵琶曲。

”在唐代的文献记载和诗词中,有许多描述琵琶音乐的精采篇章,说明那时的琵琶演奏技巧已有很大进步,表现力十分丰富。

一、无锡派

清代初叶,琵琶分南、北两派。

南派,即浙江派,以陈牧夫为代表,用下出轮。

擅长的乐曲有《海青》、《卸甲》、《月儿高》、《普庵咒》、《将军令》、《水军操演》、《陈隋》、《武林逸韵》等。

北派,即直隶派,以王君锡为代表,用上出轮。

擅长的乐曲有《十面埋伏》、《夕阳箫鼓》、《小普庵咒》、《燕乐正声》等,无锡华秋萍、华子同两人向南北两派学习,编著《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三卷,采用工尺谱,有较完整的指法记载,是中国最早印行的琵琶谱。

由华氏传授的流派遂被称作无锡派。

《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前后出版三次,对后世学者的影响较大,对研究琵琶古谱,提供了宝贵资料。

尽管无锡派嫡派传人不多。

按照《华氏谱》原谱演奏的人也很少,但其他各派或多或少地采用了《华氏谱》中部分乐曲整理了现在流行的演奏话。

因此,无锡派在清代中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琵琶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平湖派

平湖派以李芳园为代表,李家为琵琶世家,五代操琴,李芳园之父常携琴交游,遍访名家,李芳园在家庭的熏陶下,自誉“琵琶癖”,不仅技艺超群,且编撰《南北派大曲琵琶新谱》,清光绪二十一年出版发行,后人称之为《李氏谱》,由李氏传授的流派称作平湖派。

平湖派以李其钰、李芳园、吴梦飞以及吴柏君、朱荇青(朱英)等世代相传,流传有《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怡怡室琵琶谱》、《朱英琵琶谱》等。

吴梦飞曾得到李芳园的亲授,后又从李其钰的学生张子良,常在上海演出,艺术活动相当广泛,对弘扬平湖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朱荇青师承李芳园高足吴柏君,针对《华氏谱》“左手按弦惟大禁两指不用”,首创了运用左手大指按托之法,并突破了不用小指按音的禁区。

平湖派的演奏有文有武,文曲细腻,常配以虚拟舒缓动作加强余音袅袅之感。

武曲讲究气势,以下出轮为主(《将军令》用的是上出轮)。

平湖派琵琶对当今琵琶的各种风格的形成有相当的影响。

三、浦东派

浦乐派传自鞠士林,以鞠士林、鞠茂堂、陈子敬、倪清泉、沈浩初等师承相传,流传有《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养正轩琵琶谱》等。

鞠士林是清乾隆嘉庆年间南汇县惠南人,生卒年月不详,性好交游,有“江南第一手”之誊。

据说,鞠有一次坐船至苏州浒墅关,由于时晚城门已经关闭,鞠遂操琵琶消遣,守关官兵为其琴声所动,喜而开关放行,故有“弹开浒墅关”之美传。

鞠士林留有《闲叙幽音》手抄琵琶谱,此谱于1983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题名为《鞠士林琵琶谱》。

鞠士林的弟子有鞠茂堂、陈子敬、程春塘等,据《南沙杂志》载:“是时吾邑善弹琵琶者有:一为先生,一为陈子敬。

子敬常旅食在外,忆光绪丁亥(1887)至上海东门外王家,适子敬在坐,见指套铜甲,弹《霸王卸甲》,声调洪亮,有拔山盖世气概。

人谓:陈善武套,程善文套。

”浦东派的锣鼓技法就始于陈,陈的弟子曹静楼最擅长此技。

陈另一弟子倪清泉用的琵琶比一般要大要长,叫大套琵琶,很能突出武曲的气势。

陈的再传弟子沈浩初,对浦东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培养了大量琵琶演奏家,整理出版《养正轩琵琶谱》。

浦东派琵琶的特点是:武曲气势雄伟,擅用大琵琶,开弓饱满、力度强烈,文曲沉静细腻。

其富有特色的传统技法有:夹滚、长夹滚、各种夹弹和夹扫、大摭分、飞、双飞、轮滚四条弦、弦数变化、并四条三条二条弦、扫撇、八声的凤点头、多种吟奏、音色变化奏法、锣鼓奏法等等。

四、崇明派

崇明地处上海东北角,以《瀛洲古调》琵琶谱师承传授的,由于发源于崇明岛,后人就称崇明派。

崇明派以蒋泰、黄秀亭、沈肇州以及樊紫云、樊少云等世代相传,以隽永、秀丽的文曲风格闻名于世。

崇明派琵琶可追溯到三百余年的清康熙年间,那时,北派琵琶传入崇明近邻的通州地区,有白在湄、自彧如父子、樊花坡、杨廷果等人。

早期崇明派琵琶,是承袭了白在湄的北派琵琶,其风格的演变受当地风土人情的影响。

1916年沈肇州编《瀛洲古调》的出版及徐立荪重编后改称《梅庵琵琶谱》出版,遂使崇明派琵琶得以发扬光大。

中国近现代国乐大师刘天华于1918年随沈氏学习瀛洲古调琵琶曲,并把这些乐曲带到各地演奏,而且于1928年灌制了该派主要乐曲《飞花点翠》,这对推广崇明派琵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崇明派琵琶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过促”。

尤其轮指以“下出轮”见长,故而音响细腻柔和,善于表现文静、幽雅的情感,具有闲适、纤巧的情趣。

同时,“重夹轻轮”,偏爱单音与夹弹,认为“轮指虽易人耳,然多则犯低而失雅”。

因此,其曲目多为文板小曲,其中著名的《飞花点翠》、《昭君怨》等慢板、文板乐曲,典雅、端正;《鱼儿戏水》等小曲,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五、汪派

汪派也叫上海派,是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琵琶流派,也是唯一以个人命名的流派。

上海派的形成,掀起了中国琵琶发展历史上第三次高潮。

汪昱庭的琵琶技艺启蒙于王惠生。

后王惠生把陈子敬琵琶谱传授给汪。

后又得过浦东派倪青泉、曹静楼与平湖派殷纪平传授,兼收并蓄,把琵琶传统古谱根据实际演奏花音编写出演奏谱,广为传授。

汪氏传授学生都用工尺谱,而且每都亲笔抄写后送给学生,至今已成为珍贵的墨宝。

凡根据汪氏传谱演奏的,后人称为汪派。

林石城编写并于1959年由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琵琶演奏法》中,首先用文字形式把“上海汪昱庭派”列为琵琶流派之一。

汪派的演奏特点首先在于,当时一般南派琵琶以下出轮为多,而汪氏却创造性地运用上出轮,从而奠定了琵琶运用上出轮的基础。

其次,他不拘泥于传统奏法,对古谱加以精心修改,使之更为精练,取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效果。

汪派琵琶的演奏刚劲有力,感人颇深。

汪氏培养了一大批现、当代优秀的琵琶演奏家。

如卫仲乐、孙裕德、李廷松、程午加、蒋风之等。

五、苏州历史古迹?

包括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沧浪亭、可园、留园、艺圃、忠王府、天平山、寒山寺、山塘街、唐寅园、报恩寺、平江路历史街区、虎丘塔、相门城楼等。

六、苏州锡壶历史?

商代 考古发掘的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锡块和外镀有厚厚锡层的虎面铜盔,表明了锡的特殊物理性能已经被发现并受到重视。

先秦时期 锡业更为发达,并专设了机构管理。

唐代 考古发掘出陕西法门寺唐代的佛教徒使用的锡仗,上面错金银工艺十分精美,应该是皇帝下旨的一件特别制作的佛教用品。

宋代 社会开始普遍使用锡器,锡器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打制锡器成了重要的民间手工艺,亦成为市井之中的热门行当。

明代 受紫砂及瓷器制作工艺的启发,观赏性极强,适合把玩的仿紫砂和仿瓷器的锡器应运而生,出现了以把玩为目的的文人锡器,也使锡器跻身于珍品雅玩之列。这一时期,锡壶制作名家辈出。

明代宣德年间 江苏苏州人朱端以锡制品造型奇古,人称“朱家鼻”。

明代万历年间 江苏苏州人赵良璧制锡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仿时大彬的紫砂样式,开一代新风,同时也成为锡仿紫砂和文人大斧,惜其作品已无流传;江苏苏州人归复初,继赵良璧之后,将仿紫砂锡壶推到最顶峰;浙江嘉兴人黄(王)元吉所造各式茶具都极其精巧。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锡注以王元吉为上,归懋德次之。。。而一罐一注,价五、六金。。。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惭色,则是其品地也”。浙江嘉兴人黄裳精于设计,制器“模范百出”。

清代 文人锡器仍旧备受士绅阶层的青睐,涌现出许多具有很高艺术修养的锡器大师和锡作高手。

清康熙年间 浙江嘉兴人沈存周以制锡壶名于世,沈朗亭亦以善制锡壶名世,故宫藏其桃式倒流锡壶一件。

清乾隆年间 苏州王东文,清乾隆时吴县(今苏州)人。在西施缘起、乾隆最爱的苏州古镇木渎开铜锡作坊,擅制手炉,为苏州制锡名家。乾隆年间,苏州的铜、锡、铁器等治业工匠多来知无锡。在各制作工坊间以王东文铜锡最有名。晚清以来,仿冒王东文铜锡名号的店铺在苏锡常甚至整个苏南地区从未中断过。

清嘉庆道光年间 江苏扬州人卢葵生锡壶与漆器结合更是他的创造。

清嘉庆道光年间 浙江绍兴人朱石梅首创砂胎锡壶,锡求上佳,工求精绝。

清道光咸丰年间 王善才、刘仁山、朱贞士等制锡器名手所制锡器也极为精工。

七、苏州吴江历史?

吴江:古称松江,别称鲈乡。位于中国江苏省的最南端,紧依上海、苏州、杭州三大著名城市,地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会的金三角地区,是中国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中心区域。吴江市北距苏州16公里,东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58公里,至上海港口70公里,南距杭州113公里。吴江境内气候宜人,交通方便,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现有耕地70万亩,水面40万亩,自古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吴江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中晚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从事渔猎耕织,吴江桃源的马家浜文化遗址距今6000多年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县治设松陵,属苏州。元元贞二年(1296年)吴江县升为州,明洪武元年(1369年)复为县。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吴江县偏西地设震泽县,偏东地为吴江县。

1912年吴江、震泽两县复合为吴江县,隶属江苏都督府。 1949年4月29日吴江解放,建立人民政权。全县先后分设8个区、10个区、9个区、5个区。1957年全县撤区并乡,共设23个乡,7个县属镇。1958年全县农村成立20个人民公社,1962年又增设3个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乡村建制,黎里镇与黎里乡合并,实行镇管村,全县共设7个镇,22个乡,1985年又有5个乡镇合并。

自1987年起全县各乡陆续撤乡建镇。1992年撤县建市,设有18个镇,5个乡。至1993年全市全面完成撤乡建镇,共设松陵、盛泽、同里、震泽、黎里、平望、芦墟、梅堰、铜罗、青云、桃源、南麻、坛丘、八都、横扇、七都、庙港、菀坪、八坼、北厍、金家坝、屯村、莘塔23个镇。后经过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坛丘、屯村、八坼、莘塔、青云五镇分别与盛泽、同里、松陵、芦墟、桃源五镇合并,成立盛泽、同里、松陵、芦墟、桃源五个新镇。至2002年末,全市设10个镇,辖397个行政村。 

八、急求苏州市的气象资料?

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苏州气候概况   苏州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无霜期年平均长达233天。境内因地形、纬度等差异,形成各种独特的小气候。太阳辐射、日照及气温以太湖为高中心,沿江地区为低值区。降水量分布也具有同样规律。这种小区域气候差异将全市作物种类分成太湖林果气候区、南部双、三熟制气候区、中部稻麦二熟和三熟并存气候区、沿江棉、粮轮作气候区。   一、辐射和日照   苏州境内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651.1焦耳/平方米,最多的1967年为5188.3焦耳/平方米,最少的1970年为4348.9焦耳/平方米。太阳辐射量以夏季为最大,为1580.8焦耳/平方米;春季次之,为1256.0焦耳/平方米;秋季为1045.9焦耳/平方米;冬季仅为768.2焦耳/平方米。   由春到夏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加,太阳辐射月,总量持续增值。至7月份,总量最大为560.6焦耳/平方米,之后又呈递减状态;2月份,月总量最小为253.3焦耳/平方米。   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65.0小时,最多年份1967年为2357.6小时,最少年份1952年为 l630.4小时。   日照时数的季节分布是:春季(3?5月)454.9小时,夏季(6?8月)624.8小时,秋季(9一 l1月)486.7小时,冬季(12?2月)398.6小时。日照时数的月 ,总量2月份最少,仅 l19.1小时,以后逐月递增;8月份最多,达240小时。以后又逐渐减少。10月份因晴天日数增多,日照时数比9月份略有回升, l1月份起又呈递减状态。   日照百分率全年平均为44%,夏季最大为49%,其次是秋季为47%,冬季为42%春季最小为39%。   二、气温   (公元前3000一公元1900年)据各类资料记载,大致可划分为新石器时代温暖期、春秋战国温暖期、三国寒冷期、隋唐温暖期、北宋寒冷期、南宋元初温暖期、元明寒冷期、清代寒冷期。苏州与全国的温暖变化稍有不同,即使与属于同气候区的南京、上海相比,冬季比南京暖,但比上海冷;夏季比南京凉,而比上海热。   20世纪苏州的气温变化(1901一1985年),前30年温度较低,30年代后期气温上升到多年平均值之上,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前期高于平均值0.2?0.5℃。60年代后期气温又趋下降。1969年冬季气温较低,但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980年。   据1951一1985年资料分析,苏州市年平均气温为15.7℃,最高为1953年的17.0℃,最低为1980年的14.9℃,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为2.1℃。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8.2℃;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3.0℃。气温的平均年较差为25.2℃。   春季(3?5月)由于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回升快,平均气温为14.2℃,月平均升温幅度达5℃。尤以4月份升温最快,平均升温6℃。但由于冷暖空气频频在长江中下游交流,温度升降不稳定,骤冷骤热变化较大。4月上旬还时常出现低于0℃的“倒春寒”天气。6月份进入梅雨季节,升温幅度不大。7月份出梅后进入盛夏,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最高,月平均28.2℃,平均最高气温32℃,是全年最热的月份。日最高气温>30℃的酷暑天气夏季(6?8月)就占97%。   1951-1998年,苏州市日最高气温>38℃的仅有9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2℃,出现在1992年7月16日。9月上旬气温仍较高,平均每年有4?5天日最高气温>30℃,有的年份整个9月上旬日最高气温都在30℃以上,但出现>35.O℃的日数较少,为7年一遇。但是95年9月2日~9月7日出现了连续6日的高温天气。由于冷空气势力加强和太阳辐射减弱,秋季平均气温17.6℃。9月上旬,副热带高压仍有一定势力,时有炎热天气出现,俗称“秋老虎”,但一般持续时间不长。9月中旬起,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迅速南撤,冷空气日趋活跃,气温下降明显,月平均降温幅度在5℃以上。   冬季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寒冷少雨,在全年日最低气温低于0℃的日数中冬季占了93%。冬季平均气温4.3℃,平均最低气温1.1℃。1月中下旬,是全年最冷时期,平均日气温3.0℃;平均最低气温-0.1℃;日最低气温<-8℃的严寒天气大都在1月份,平均2?3年一遇。极端最低气温-9.8℃,出现在1958年1月16日。   气温平均日较差为7.5℃,春季最大为8.2℃,秋季次之为7.7℃,冬季为7.5℃,夏季最小为6.9℃。4月份气温日较差最大,为8.5℃;而7、8月份则最小,为6.8℃。   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大致随纬度而变化,南高北低,南北差异为0.9℃。另有两种差异:一为太湖水体对沿湖地区的温度调节作用,以冬季最为明显。地处太湖边的东山站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比市区高出0.8℃.比北部各县(市)高 l℃以上,这种在广阔水体影响下的小气候为沿湖地区的柑桔及其他果林安全越冬创造了有利条件;二为市区的“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区的地表性质,工商业及人口密度都不同于郊县,因而形成了“城市热岛”。市区夏季最高气温>35”C的曰数比南部的吴江多1.1天,比东南部的昆山多3.5天。   三、降水   据各类史料记载,苏州从汉代至清代的2000多年中,大水灾有一百几十次.其中隋唐至1949年的1300多年中,大水灾有107次。从三国至1949年由雨涝引起的太湖水溢为20次,平均84年一遇;由干旱引起的太湖水枯有9次,平均185年一遇。可见苏州历史上多雨潮湿年代多于少雨干旱年代。如将冷暖变化一起考虑,则苏的冷暖、干湿变化总是交替进行,其周期长短不一。   在最近的100多年(1875一1998年)中,苏州市有四个多雨期和三个少雨期。三个多雨期分别是19世纪70年代、20世纪10年代、40年代及90年代,平均年降水量约1200一1250毫米;三个少雨期分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平均年降水量约900?980毫米。   据1924一1995年的资料分析,常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094毫米,年降水日125天。年降水量最多的1957年为1555毫米,最少的民国23年(1934)仅575毫米,年际变幅为980毫米。年降水日最多的1980年计154天,最少的民国15年仅80天。   一年中以6月份降水量及降水日为最多,常年平均月降水量为160毫米,降水日12.5天。12月份月降水量最少,为40毫米。10月份降水日最少,平均为7.8天。   春季由于暖空气势力不断加强,降水量、降水日数逐月增多。常年春季降水总量为278毫米,最多年份的1967年达486毫米,最少年份的1971年仅180毫米。春季平均降水日为36.3天。夏季常年季降水总量为420毫米,为各季降水量之首。最多的年份民国30年为760毫米,最少的年份民国23年为l16毫米。夏季平均降水曰为34.8天,最多的1989年有55天,最少的民国23年只有22天。秋季常年降水量为220毫米,但各年悬殊较大,最多的1962年为627毫米,最少的民国21年仅45毫米。秋季平均降水日为27天,是全年降水日数最少的季节。但多的年份也有42天。冬季降水总量为144毫米,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节,但多的年份如1953年有302毫米,少的年份如1985年仅42毫米。冬季平均降水日为27.1天,最多的1968年有48天,最少的1962年仅10天。   连续降水的最长日数为18天,出现在1969年6月30日--7月17日,降水量154毫   米。连续无降水最长日数为66天,出现在1973年 l1月9日--1974年1月13日。平均降水强度以夏季最大,为 11.8毫米/日;冬季最小,为6.5毫米/日。6月份是全年降水强度最大的月份,强度为12.7毫米/日;日降水最太强度为343毫米/日,出现在1962年9月6日。年降水变率为17%,以冬季的降水变率为最大,达34%;春季最小为24%。月降水变率以10月份最大,为68%;6月份最小为36%。   苏州市因地形不同而引起的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不明显,约为100毫米,最多的是吴县东山,最少的是张家港。但在夏季某些局部地域性降水,区域差异就比较明显。   平均初雪日为12月24日,最早的1976年 l1月17日已见初雪;平均终雪日为3月8日,最迟的1980年要到4月下旬。常年平均降雪日数为6.7天,最多的1976一1977年度有20天,最少的1926--1927年度及1970--1971年度无雪日。降雪的年分布,1月份平均为2.7天,2月份平均为1.2天。1984年1月17--19日连续3天共降雪62,3毫米,为百年罕见的大雪。全市l米以上的电信线路因断杆、倒杆使通信中断,不少高压电线先后跳闸停电,输电线被大雪压断。由于雪量大积雪深,各地还发生了房屋倒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1984年1月18日降雪47.5毫米,为日降雪量最大记录。   年平均积雪日数为5天,最多的1976--1977年度有22天,但也有8年无积雪日。积雪初日最早是1985年12月10日,积雪日最迟的为1976年3月19日。积雪深度最大的为26厘米,出现在1984年1月19日。 苏州[中国]参考气候资料 气候资料 日期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高气温 (摄氏度) 1961-1990 7.7 8.6 12.7 18.6 23.5 27.2 31.6 31.5 27.2 22.3 16.7 10.6 平均气温 (摄氏度) 1961-1990 3.7 4.6 8.5 14.2 19.2 23.4 27.8 27.7 23.6 18.3 12.4 6.1 平均最低气温 (摄氏度) 1961-1990 0.5 1.5 5.1 10.6 15.7 20.3 24.8 24.7 20.5 14.7 8.6 2.4 降雨量 (毫米) 1961-1990 39.0 58.8 81.2 102.3 114.5 152.0 128.2 133.0 155.6 60.5 51.2 34.7 降雨日数* 1961-1990 6.0 7.4 9.4 10.0 9.6 10.3 8.7 7.6 9.0 5.9 5.1 4.7 日平均日照 (小时) 1961-1990 4.4 4.2 4.5 5.1 5.6 5.4 7.5 7.8 5.4 5.2 5.0 4.8 注:降雨日表示日降雨量不少於 1.0 毫米

九、深度解析苏州历史?

夏商苏州地属百越。商末,中国西北地区姬姓周氏族首领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让贤,从陕西歧山下的周原,千里南奔,来到长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与当地土著居民结合,建立了带有部落性质的“勾吴之国”。这是苏州一带称吴的最早记载。

周灵王12年,吴国君位传至二十世孙诸樊,国都南迁至今苏州城址。

汉高祖5年,刘邦攻灭项羽,汉将灌婴乘胜过江,攻破吴县,略定会稽。同年,刘邦封韩信为楚王,会稽等郡属楚王封地。

唐武德4年,复吴郡为苏州。元代始行行省制,江南设江浙等处行中书省,苏州属之。明太祖吴元年,改平江路为苏州府,隶江南行中二书省。

十、苏州的黑历史?

春‮印秋‬象:吴国子‮的城‬护城河

如‮的今‬锦帆‮实路‬在很‮起不‬眼,她‮于位‬苏州城中‮的心‬老体育‮附场‬近,北‮干连‬将路,南至‮梓十‬街,长不过470米,很‮有少‬车水马‮的龙‬时候。

稍微‮悉熟‬苏州历‮的史‬朋友肯定知道,苏‮许州‬多历‮故史‬事,特别是‮些那‬年代久远、难‮考以‬证的,往‮王吴‬身上‮就靠‬对了,这‮锦条‬帆路的‮名得‬也是如此。

从‮秋春‬到民国‮苏的‬州往事,这‮路条‬上都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