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两人如何一起看电影,有什么软件播放器之类的吗?

成长网 2023-03-09 19:36 编辑:admin 292阅读

一、异地两人如何一起看电影,有什么软件播放器之类的吗?

可以异地看电影的软件:微光、QQ、玩吧。这三个软件都可以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一起看电影。

拓展资料:

异地恋,顾名思义,即相隔两地的恋爱,人之三情中唯有异地恋维系最为艰难。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求学和工作等各种原因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因此势必造成爱侣的分离。于是也就有了新词语异地恋。一般异地恋是比较稳重,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维持异地恋需要忍受更多,当然也会收获更多。

网恋和异地恋的区别在于,网恋是完全依附网络,起始于未见过面,后或可转化为现实恋爱;而异地恋虽然由身处同地到身隔两地,但是起始于现实之中,而且有时候会见面。

我给你说一个我之前和我女朋友一起使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在同一个影视App上共同播放同一个视频,然后在连麦,这个办法还可以,我们用过很多次,不过我也知道一个软件可以,在回答里不好说,私我。

二、今年新出的动画电影是一只黑色没有牙齿动物叫什么名字

《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是中国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2015年出品的动画电影,由于胜军任总导演,李编剧。[1]

该片讲述了一只耳越狱出逃并和拥有超能力的大猿计划利用会飞的航天博物馆“翡翠之星”把全城居民流放往宇宙,而黑猫警长为守护城市要阻止坏蛋们的行动,该片于2015年8月7日全国公映。[2]

编剧

主演

赵路、吴天昊、程玉珠、林子杰

制片人

钱建平(总),范毅,李岷,朱勤(执行)

出品公司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发行公司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中文名

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

外文名

Mr.Black: Green Star

其他译名

黑猫警长大电影

类型

喜剧、动作、科幻、动画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拍摄日期

2014年

拍摄地点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片长

85 分钟

上映时间

2015年8月7号(国语)2015年8月10号(吴语上海话)

票房

6330 万元

对白语言

普通话、吴语上海话(穿插少量崇明话,浦东话,苏北话)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tt4885924

在线播放平台

爱奇艺、优酷、PPTV

出品时间

2015年8月7日

制片成本

4000 万元

原作

诸志祥

出品人

任仲伦

今年新出的动漫电影是一只黑色没有牙齿的动物,有个痘痘这部电影显得好看,是美国出版的电影

叫无牙仔,《驯龙高手》由梦工厂动画制作,于2010年3月26日上映。其故事内容改编自葛蕾熙达・柯维尔于2003年所作的同名童书《如何驯服你的龙》。负责担任电影的配音演员有杰伊・巴鲁切尔、亚美莉卡・费雷拉、乔纳・希尔、克里斯托夫・梅兹-普莱瑟、克雷格・费格森以及杰拉德・巴特勒等人。

三、你觉得看书和看电影,哪个更有教育意义,为什么?

在我看来,看书和看电影都具有教育意义

如果说是看一些世界名著,或者是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这些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但是你要看一些盗版书,或者是一些小说的话,这些就不是很有教育意义了。但是电视剧上面并没有一些太反派的题材。但是电视剧很多都是娱乐的,当今这个社会,娱乐占大多数,有教育意义的东西还是得需要自己去寻找

如果说是成年人有自主的学习能力,那么显然是看书更有学习方面的作用,看电影只能说某些电影可以起到人生祈祷或者说表达某些比较深刻的含义的这个作用,但是有很多电影它实际上就是娱乐型的电影,没有什么内涵。看书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书中养料的过程,它会逐渐的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看电影影响的要小的多。

从现在这个时代来看,我感觉应该是后者更有教育意义一点。

因为看电影的话会非常直观,电影可以直接通过画面把其中的思想和内涵灌输给观众。反观书籍,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大众主动品味才能有所收获。更重要一个原因,我觉得是人们更愿意去看电影,而不是更愿意去看书。

有没有教育意义跟看什么样的书和看什么样的电影有关,如果你是看一部有意义的电影或者书籍,那肯定都有教育意义。如果你只是看一些无厘头的电影,哈哈一笑就完了,也没有什么教育意义。所以电影和书籍的教育意义这取决于他的内容,好的内容就教育意义,不好的内容就没有教育意义?

我觉得看书更有教育意义,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且手机上的字变化文字能让大家觉得更加有营养,但是电影中的营养以及内容可能对大家来说不是特别能记尤新或者说的上是能培养人家形象的一种东西。

四、为什么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电视剧后会有一种空虚,失落的感觉?

每次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电视剧,我就会有一种空虚,失落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故事的结局,并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结局;可能是故事并没有圆满的结局;更可能是故事结局了,自己从没有故事中醒来了,还在故事中没有离开。

书本也好,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都是在说故事。人都是喜欢看故事的,而且自我代入感特别强。在看一本书的时候,会把自己当作书本的故事的人物。为人物经历的事情而悲伤难过,开心叫好。还记得自己看《活着》这本书的时候,我把自己当成了里面的家珍,当富贵赌钱的时候,自己很难过,恨丈夫不争气。当儿子死的时候,那种感觉撕心裂肺,泪流满面。

当女儿生孩子的时候失血过多死了,那种感觉真的是非常难受。当书本的结尾是家珍也死了,只剩下富贵和孙子的时候,那种是凄凉的情景。自己的感觉是很无奈,不知是时代造成的悲剧还是人生的不幸。书本看完了,思绪万千,从故事中醒来后,发现自己很失落,也很空虚。

失落的是故事很悲惨,人生很无奈。空虚的是,回到现实生活中,不知道找那一本书,那一本电影来看,来慰藉自己受伤的心。其实《活着》的电影,我也看过,只是结局不太一样。但是一样是悲剧。

总的来说,书、电影、电视剧都是一种传播的文化的方式,但是认真看的人,总会被里面的故事所影响,故事结束了就结束了。但是我们人就被书、电影、电视剧挡在了故事外面,是一种突然抽离的感觉。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空虚、失落的感觉。

小说、电影、电视剧的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个故事情节,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让人物活在那个世界里。读者或观众在欣赏时,跟着故事情节,进入了那个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着人物的喜怒哀乐,并希望自己喜欢的人物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好的文学、影视作品总能为观赏者营造一个让他们感同身受的世界,尤其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总能让观赏者找到与之共情处,找到与自身性格或经历共通之处,让观赏者对人物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把自己对人生的愿望寄托在人物身上,特别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在故事中让人物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就像是满足了自己现实中未了的心愿。

对人物认可度越高,投入的情感也就越多,故事结束时也就越不愿意人物消失,希望人物就像真实存在一样,一直存在下去,一直能够得到他的消息,一直知道她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尤其小说、电影、电视剧是以开放式结局或戛然而止不给观赏者心理准备的结局,让观赏者无法接受不符合自己想法的结局,或没有结局的结局,不确定是一种无法满足的心理不适感。

那种强烈的失落感,犹如丢失了心爱的东西。就像是热闹后的落寞,自己还停留在那个虚幻的世界里,可是那个世界没有了,只有眼前的现实,可是思想和情绪还没有回来,使得自己对于现实世界就像一个陌生的存在,没有衔接点,被虚幻遗失在一个未知的黑洞里,没有了来路又找不多去处。

那种情绪的堆积会让人迫切想要找到可以交流、可以互诉感受的人,所以才会有豆瓣和知乎等网站点击数量奇高的文学影视作品的评论,以及众多以影评、书评为主要题材的自媒体,满足的正是观赏者这部分情绪在故事结束后的延伸。

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少看,如果一部接一部看,会沉迷的,回归现实,好好生活,好好努力,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