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此人在唐宋八大家当中是最为特殊的一位,他是八人当中官职最低,也是八人当中唯一一个没有考中进士的布衣书生。苏洵也就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当过小官,但是他却凭着自己仅仅一百来篇的诗文,依旧在生前名满天下,之后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门三文豪,苏洵绝对是八大家当中最厉害的一位,生了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全都是一代大文豪,八大家中他家就占了三个位置。如果不是苏洵的指导熏染,苏轼和苏辙后来也不会有那么显著的成就,侧面证明苏洵在文学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存世作品虽然少,但却特色鲜明;虽布衣之身,成就却卓越显著,这就是苏洵。这个特色鲜明,就是指苏洵的文章中带有战国“纵横”之风,曾被王安石等人公然斥责。
纵横学说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致使国家灭亡的异端邪说,这一态度自秦国之后就存在于世,而苏洵自然也很难在仕途上走的更远。因此尽管苏洵已经名满天下,其文章被众多士人推崇,却也没能官至九品之上。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苏洵发迹时间较晚,据史书记载所述,苏洵在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发奋读书。相传在苏洵早年时自以为比别人聪明,便不爱勤奋读书,没想到第一次乡试就被刷了下来不幸落第。
这次落第可以说是苏洵人生中的转折点,之后他细细研读自己之前所著的几百篇诗文,在看完之后长叹道:“我现在所学到的东西,和没学有什么分别!”
随后将这些文章全都付之一炬,近十年里苦读百家诗书经文,更发誓说在没有读通之前,绝不会再写一篇诗文。文几乎道苏洵学成之后,摄诸子百家之精要融于自己的文章,其中又透露出古文之风,引领了当时学界文风的走向。苏洵将自己写文章的要领归为四点,
一是材料要求真实无误,二是内容要显得出文采,三是褒贬结合整体通顺,四是事略词简的章法。当时北宋文坛流行浮夸艳丽的文风,苏洵对这种现象非常抵触,尤其反感科举也青睐于这些文章。故而苏洵才不打算走这条路,将之前那些为了应付考试“浅狭可笑”的文章全部烧毁,致力于研究和创作古文,苏轼和苏辙之后也深受苏洵的这方面影响。
“道”是自然界的规律,苏洵在文章中便提出文近于道,他认为天地的运行是有规律的,风雨雷电等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不会受到人为的影响。苏洵更是批判儒家把自然和社会绑在一起,用阴阳鬼神学说来控制民众,以此来维持帝王的统治。
在当时,苏洵可以说是文学界内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其他人都把道德当作文章的基础,唯独苏洵独具一格。他不仅仅局限于将道德藏于文章当中,而是将文章当作客观事物的反映,根据客观事物的不同,再改变文章的用意。
不得已而书之,苏洵之所以是八大家中存世诗文最少的一位,原因就在于他写一篇文章的方式和别人不同。苏洵曾说过自己写文章的经过,他说自己在研读诗书的日子长了之后,心中想说的话也一天天增多,直到自己控制不住才执笔而书。“不得已而言之”这也是苏家父子三人的写作动机,而唐宋八大家里韩愈“不平则鸣”,柳宗元“发其郁积”,欧阳修“有所感激发奋”。这些动机看似不同,实则只是大同小异,他们全都是心中有感才发愤著书。
不过苏洵比他们强的一点,就是对文章为何存在于世上的见解不同,他把文章当作工具,根据用途不同来填入不同的内容,还用充饥的谷物和治病的药石来比喻文章,相较文章是经国之大业更令人印象深刻。这番见解在当时远远超过时代太多了,颇有些现代文章的感觉。
苏洵在他那个时代当中,绝对是古文运动中极其重要的一位人物,古文这个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欧阳修将这种风气变得更加兴盛,苏轼又让“时文”为之一变,而苏洵在其中则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苏洵他两个儿子考中了进士,一个23岁,一个19岁,如此年轻就荣登进士及第实在难得一见。当时整个京城被三人轰动,“三苏”的名声盛传一时,其文章被众学子争相阅读。甚至流传着只要熟读三苏的文章,就能够荣登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一生富贵,而苏洵对此也深有感触说:“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