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举2首与唐宋诗词关系密切的流行歌曲
水调歌头 和 静夜思,都被改编成了流行歌曲!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 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 苏辙、王安石、曾巩 韩愈(768-824) 韩愈韩愈,字退之,号荆州。世称韩昌黎,河阳 (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唐代杰出 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 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 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 挫折,思想倾向复古。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 维护唐王朝统一。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 判佛老思想。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 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他提出的文道合 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 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他的文章气势宏大、 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 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 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他的作品都收在 《昌黎先生集》里。 柳宗元(773-819) 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 市),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初年进士,官监 察御史。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 推行政治改革。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也被贬为永州 司马,迁柳州刺史。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唐 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作为唐代古文 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 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 文。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 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 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 闲适之作。 柳宗元与唐代另一位文学家韩愈,共 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他与欧阳修,苏轼等人 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极 其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 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 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 从而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 上的地位。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 推崇备至。除寓言诗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 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 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 知。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记一样, 被千古传诵。 欧阳修 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 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六 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 天圣进士。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 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 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既是范仲淹庆历 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 下。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 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 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 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 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 《欧阳文忠公文集》。 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 欧阳诗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 位。另今绵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代表 作有《朋党论》、《五代史令官传序》、《醉翁亭 记》、《秋声赋》、《祭石曼卿文》、《卖油翁》 六篇;词《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诉衷情 (清晨帘幕卷秋霜)》、《踏莎行(候馆残梅)、 《生杳子(去年元月时)》、《朝中措(平山栏槛 倚晴空)》、《蝶恋花(庭院深深几许)》六首; 诗《戏答 元珍》和《画眉鸟》等。 三苏: 苏洵(1009—1066) 个人简介 生平介绍 北宋散文家。汉族,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 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 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 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 据说27岁才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 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 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 《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 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 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 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 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 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 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 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 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 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 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 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 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 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 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 弊的。 苏轼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于四川 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有多方面的创作才 能,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独特,优异 的成就。世人称为苏东坡。 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 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4岁。南宋高 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 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 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 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 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 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 (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 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 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 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 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 贡举。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 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 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 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 (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 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 (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 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 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 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 政治上属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 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 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 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 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 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 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 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 (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 孝。嘉佑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 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 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 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 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 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 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 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 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佑四 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 丞。元佑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 政。元佑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 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 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 等地。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 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 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 谥文定。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 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 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 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 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 见血。《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 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 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 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 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 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 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 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 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 东乡县 上池里阳村 人),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 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 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 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 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 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 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 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 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 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 门下平改革家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 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 号“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 改革家。 政治家王安石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 第,历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 县(今浙江宁波)事、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 一度调开封任群牧司判官,旋又外调知常州事、提 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继召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 诰。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宋代社会 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局 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 狄”。因此,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年)上宋仁 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 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以历史上晋武帝司 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 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对改革抱有士大夫群 中少见的紧迫感,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 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 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 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 的道路。封建士大夫也把治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 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熙宁初,王安石以 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份,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 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 (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 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 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王安石明确 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 财的关系,指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 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 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 天下之费。”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 一见解,曾经指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 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 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在这 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 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 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 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那些游手好闲者也回到 生产第一线,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 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政权需制定相应的方针政 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虽 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 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 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 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 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 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 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 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 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 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 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 《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 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因 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特别是由于变 法的设计者王安石与变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 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 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加上变法派内 部分裂,其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宁九年第二 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 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 除。政局的逆转,使王安石深感不安,当他听到免 役法也被废除时,不禁悲愤地说:“亦罢至此 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变法 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 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 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 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 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 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 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 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 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 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 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 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 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 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 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 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 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 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 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 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年)第一次罢相。次年 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 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1076年)第二次 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 (1086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 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文学家王安石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 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 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 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 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 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 画也。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 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 ”(《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 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 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 彩。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 先生歌曲》等。 曾巩(1019-1083)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世 称“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嘉佑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 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 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 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 脱口辄诵”。嘉佑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 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 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 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 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 (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 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 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 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 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曾巩在 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 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 曾巩与应用文 曾巩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和 《隆平集》传世,从他传世的文集来看,他的兴趣 主要在於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尤其是他从事 史书编纂工作多年,对史传碑志的写作较有研究。 对他有关应用文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总结,对现代应 用文的发展不无指导意义。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 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 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 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 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除其奸强,而 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齐州杂诗 序》)。由于他思想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对王安 石变法有些不同看法。他认为法愈密,则弊愈多。 但是曾巩也不主张死守成法,他对在位者的因循苟 且表示不满,提出“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 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战国策目录 序》)的观点。主张在不失先王意旨的前提下,对 法制作必要的改革。在行动上,他能够维护新法, 在齐州为官时,能力行保甲之法,使州人安居乐 业。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 动的积极参加者。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 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 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在《南齐书目录 序》中说:“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 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显 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他强调只有“蓄道德 能文章者”,才足以发难显之情,写“明道”之文。 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 正、冲和”见称。《宋史》本传说他“立言于欧阳 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 成一家”。他的议论性散文,剖析微言,阐明疑 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唐论》就 是其中的代表作,援古事以证辩,论得失而重理, 语言婉曲流畅,节奏舒缓不迫,可与欧阳修的《朋 党论》媲美。他的记叙性散文,记事翔实而有情 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著名的《墨池记》和《越 州赵公救灾记》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 有力,通情达理。他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 文。《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 誉为书简范文。叙事委婉深沉,语言简洁凝练,结 构十分严谨。《战国策目录序》论辩人理,气势磅 礴,极为时人所推崇。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 修等人的散文,一揖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 然。王安石曾赞叹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 汉星之斗。”(《赠曾子固》)。苏轼也说:“醉翁门 下士,杂从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曾巩也擅长写诗,有400余首传世。其诗或雄浑瑰 伟,或委婉超逸,无不含义深刻,妙趣横生。《迫 租》描绘了“今岁九夏旱,赤日万里灼”,“计虽卖 强壮,势不旭弱”的惨状,发出“暴吏体宜除,浮费 义可削”的呼声,与王安石的《兼并》诗有异曲同 工之妙。绝句《西楼》、《城南》,清新隽永,具 有王安石晚年诗作的风致。他的咏物诗多数富有新 意,如《咏柳》诗:“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 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以 柳树隐喻奸臣和邪恶势力,形象逼真,寓意深刻, 别开生面。曾巩的诗作,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但 有些也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又为其文名所 掩,故不甚为人们所注意。曾巩一生整理古籍、编 校史书,也很有成就。《战国策》、《说苑》、 《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都曾经过 他的校勘。《战国策》和《说苑》两书,多亏他访 求采录,才免于散失。他每校一书,必撰序文,借 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曾巩好藏书,珍藏古籍 达20000多册;收集篆刻500卷,名为《金石 录》。曾巩治学严谨,每力学以求之,深思以索 之,使知其要,识其微,故能“上下驰骋,愈出而 愈工”。其弟曾肇,说他的文章“一落纸,为人传 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学士大夫手抄口诵,惟恐得 之晚也”(曾肇《亡兄行状》,见《元丰类稿》卷 末)。曾巩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 肇和曾布受业于他。《宋元学案》云:“陈无己(师 道)好学苦志.以文谒曾子固,子固为点去百十 字,文约而义意加备,无己大服。”曾巩的文章对 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 居尝诵习”。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顺之、 茅坤、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刘大槐、姚鼐 和钱鲁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为圭臬。《明史·王 慎中传》载:“慎中为文,初主秦汉,谓东京之下 无可取,已司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 师仿,尤得力于曾巩;顺之初不服,久亦变而从 之。” 曾巩一生著述丰富,有《元丰类稿》50卷、 《续元丰类稿》40卷、《外集》10卷流行于世。 另外,他还著有《卫道录》、《大学稽中传》、 《礼经类编》、《杂职》、《宋朝政要策》、《诗 经教考》等等。宋朝南渡后,《续稿》、《外集》 散佚不传,今仅存《元丰类稿》 50卷。又世传 《隆平集》30卷旧题曾巩撰,前人考订系出于伪 托。
苏洵,苏辙,苏轼,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所谓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