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大传世名画为什么没有吴道子的作品
据准确考证,吴道子并没有传世的真迹,现存纸本《天王送子图》和《八十七神仙卷》都是后人的仿本。没有传世真迹当然不可能被列入传世名画。
二、历史上最出名的草书有那些?
1、《古诗四帖》
《古诗四帖》是唐代张旭创作的草书作品。《宣和书谱》、《续书画题跋记》、《式古堂书画汇考》等著录。
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
2、《自叙帖》
《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于唐大历十一年或十二年(776或777年)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为纸本墨迹卷。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自叙帖》为怀素自述其生平大略,兼录颜真卿、张谓、戴叔伦等人对其的赠诗成文。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
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有疾有速,有轻有重,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自叙帖》自唐末五代以来一直是草书领域的热门法帖,在中国草书史上承前启后,在书法艺术领域影响深远。它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人称“天下第一草书”。
3、《李白忆旧游诗卷》
《李白忆旧游诗卷》是北宋北宋草书中的力作,全卷运笔圆润,奔放不羁,恣肆纵横,如马脱缰,无所拘束,整篇如龙蛇起舞,一气呵成。
卷前残缺八十字。他曾自言于给圣甲戍年后得草书三昧;可见此卷当是庭坚中晚年后所作。此卷草书标志着黄草的突出特色,用笔老辣纷披,纵横转掣,与诗相配,相得益彰。
每行字句不等,字距颇密,而行间似稍开阔,但也不尽相等。炼行并不垂直而下,行扭颇重,时左时右,然而两下映衬,非常顺适。
4、《草书千字文》
《草书千字文》是宋徽宗赵佶传世的狂草作品,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作于1122年(宣和壬寅年)。
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写在一张整幅描金云龙笺上。是赵佶四十岁时的精意作品,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颇为壮观。
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杰作。今藏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各有影印本行世。
5、《小草千字文》
《小草千字文》,唐代怀素贞元十五(公元799年)书。又称《千金帖》绢本,八十四行,一零四五字。
此本为怀素晚年所书,怀素晚年草书又从骤雨旋风转到古雅平淡,字与字不相连属,笔道更加苍劲浑朴。当为绚烂之极而复归平淡之作,故历来为书林所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书
三、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是什么
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亦是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被称为“一级甲”。《上阳台帖》共25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翻译为:王屋山高耸云天,水也是源远流长,这里的景物造化万千,如果不是文采卓越,笔法老成,怎么能够把这里的清秀壮丽表达的真切呢。
这25字既概括了王屋山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之水,亦通过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其的仰慕之情。
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全贴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
扩展资料:
《上阳台帖》是李白寻找故人,但是发现故人已经逝去,感慨之下而写的书法作品。
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三岁,他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出蜀游三峡,到了江陵,一心想要隐居的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并得到司马承祯的赞赏。
天宝三年,李白厌倦了御用文人的生活,离开了皇宫,并再次到王屋山阳台观,寻访司马承祯,但是等到达阳台观后,才得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不见其人,惟睹其书法,于是书写了《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字体苍劲,笔法豪迈,古人常说,字如其人,因此看李白的书法,就可以知道他行为的不羁与洒脱。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上阳台帖
四、王羲之著名的书法作品有哪十个?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五、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行书帖?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临本兰亭序,启功先生评为下真迹一等,现存故宫博物院。真迹随李世民入昭陵,郭沫若先生建国后曾建议开昭陵以观兰亭。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为唐颜鲁公为侄子颜季明所书祭文,全片真情流露。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寒食诗帖》。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