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懂书法的朋友请进:请问 是先有的行书 还是先有的楷书??
你可能不明白书体的演变过程,作为一名爱好书法的人,我为你细细讲解。
答案是先有的楷书。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原型是古代的符号,由于它的圆润,衍生出了篆书。
篆书是最具历史的一种书体,无论是还是书写古文,基本上都用的上篆书。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封建时期以前,是奴隶时期,最直接的说所有人之间都是主和奴的关系。只有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才可以书写篆书,奴隶不可以书写,写了被发现就会一命呜呼。
所以奴隶们创造了一种和篆书差不多的字体——隶书,当然只有下贱的人才会写的。
有了隶书,在颜真卿的那个时代,楷书就开始盛行了。相信都得书法的人都知道——初学书法,应该先着手隶书再习楷书。
有了楷书,人们为了方便书写,就在蝇头小楷的基础上加快了速度,导致笔画连在一起,同时把楷书笔画的牵丝写了出来,就形成了行书。
行书出现后,人们在基础上进行了一个“行云流水”的修改,形成了草书。
行、楷、隶、篆、草,这就是五种书体的演变过程。
我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学习书法已经有六、七年了,其中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和提问者谅解!
二、国画要准备什么东西,讲全一点!!急~~
毛笔(分成羊毫、狼毫两种材质的,大小也分好几种,一般狼嚎的用于画岩石)
颜料、墨
颜料(墨)碟(盒/盘)
笔洗(就是用来洗笔用的)
笔架
镇纸
三裁生宣纸(标准的是三裁 也可以不是)
毛毡(垫宣纸用的)
用于卷笔的帘子(不要也可以)
报纸(最好用上以免弄脏桌子)
三、《牡丹图》的全文、解释!
原文: 牡丹图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从,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唓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泽睛园,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意善求古人笔意也。 翻译 欧阳修曾得到一幅画着牡丹花丛的古画,牡丹花丛下还画了一只猫,他识别不出这幅画画得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育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吴育一看到这幅画,就说:“这幅画画的是正午时的牡丹。凭什么知道的呢?画中的花,花瓣张开着并且有些下垂,颜色也不润泽,这样子是中午时的花。猫眼中的瞳孔像一条线,这样子是中午时的猫眼。早晨带着露水的花,花瓣是收拔着而且颜色是润泽的。猫眼在早晨和晚上瞳孔是圆的,近中午时瞳孔就变得狭长了,到中午时就像一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画中的深意。
四、油画跟水粉一样吗?
当然是不一样的!以下仅以一般规律进行讲解和对比,不做全面分析。
油画画在画布上,使用的颜料是用天然矿物色粉与核桃油调和制成的。油画颜料的调和稀释始终用的是油,无法用水或水性颜料调和稀释,包括水粉、水彩、丙烯等,同理也无法与水性颜料混合使用。一般高质量油画颜料因为色粉含量较高,膏体粘稠度比水粉颜料高,所以使用的画刷的毛相对也更硬一些,更富有弹性,最常见的是猪鬃画刷。
水粉颜料与坦培拉、丙烯颜料、水彩颜料类似,是用水调和稀释的颜料。
这两种颜料虽然作画形式相似度较高,但实际使用中,色彩组合规律、绘画语言及表达技法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
五、请解释:墨韵,这个词的具体含义?
墨韵:属于新词,是指文字或书画所蕴含的情趣和韵味;通常特指艺术造诣较高的作品。
六、谁给我介绍下琴人名家戴晓莲啊?
戴晓莲(1963 年-- )上海人,现代广陵派古琴传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琴会理事。其琴风严谨、亮丽、清越、传神,强调技法要受琴曲意境、神韵的支配
戴晓莲,出生于上海,少年时期随叔外公、著名广陵派古琴家张子谦先生学习古琴,深得其旨。其后又参学于多位古琴名家,先后有吴景略、吴文光、姚丙炎、龚一、林友仁、成公亮先生。1985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开设古琴专业教学、古琴音乐文化专题理论课程,担任研究生、留学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她的古琴教学具有特色,所授的多名学生多次在国内比赛获得金、银、铜奖。 她多次与国内外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和知名的乐团合作,足迹遍布包括港台在内的祖国各地以及欧洲、澳洲。以古琴独特的艺术个性以及中国的元素,参与高难度的多声部重奏、现代室内乐综合组合等等音乐形式的演奏、创新和实践,极大地开拓了古琴这一中国古老传统乐器的新的能量和空间,在国内外音乐界具有一定影响。
戴晓莲承继了深厚传统琴学底蕴,技巧娴熟、功力深厚,博众家之长,是中国传统古琴音乐的一代传人,同时她又在现代音乐社会中处于新音乐之前沿。她多次在国际、国内外艺术节和音乐会上演奏古琴。她的古琴演奏艺术具有个性又不失韵味,是寓广陵派跌宕流丽的风格中,注入自己富于典雅变幻的独特音色,对音乐具有内在深刻的诠释,她对动、静态的乐曲都能演奏得极具张力,处理细腻且富有层次。
她又是积极的古琴文化的活动家,多次举办过讲座、音乐会、国际艺术节演出等活动。 2009年策划组办了“纪念古琴大师张子谦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研讨会,编辑出版了张先生的“操缦艺术”CD唱片。策划、组办了2007年第一届全国专业音乐院校教学以及古琴与其他乐器组合研讨会,组织了“渔樵问答”音乐会和“古琴名家音乐会”。参考资料:广陵古琴网。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