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造句怎么造
1、水里的鱼儿一会游泳,一会互相追逐,一会在水里栖息.
2、这里天气也真邪门儿,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一会还下雨。
3、灯下的影子一会儿变长,一会儿缩短,一会随风摆动,可真有趣.
4、小猫钓鱼很不专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一会打滚挠痒痒。
5、小弟弟真调皮,一会儿写作业,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又玩电脑.
6、我好喜欢我的语文老师,读课文的时候一会儿大声,一会儿小声,一会儿神色飞扬.
7、天上的云真是多变,一会儿变成了调皮的小狗,一会儿变成了馋嘴的小猫,一会儿变成了可爱的绵羊,一会儿又变成了凶恶的老狼.
二、红楼梦读后感1500至2000字~现写哒~
被埋藏了的美女--薛宝钗
春梦随云散,花飞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袭人等是《红楼梦》主线人物,宝、黛二人的悲剧贯穿始终。薛宝钗虽不是此爱情悲剧的当事人,但也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有甚多不满,可有人对我说,“既然你不满,林黛玉最终抱憾而亡,贾宝玉出家为僧,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结局是完美的。”的确,我对甚为不满颦儿之死,颦儿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终日只想一展才华,违反了古时“女儿无才便是德”之说。颦儿在文中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我实是钦佩,也为她那种叛逆而佩服。可她为何不能叛逆至底?贾母素日疼她,更疼宝玉,他俩二人想要结为连理枝,贾母也未必反对,她竟不去争取,偏自寻苦恼,气死了。可细细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于宝玉,也难免会被气死。她又不似凤姐会借酒撒泼,怎生向贾母开得了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贾府她毕竟不像宝钗那样得人心。宝玉,最后看破红尘,做了和尚。难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结局吗?若是如此,世人都改为僧。我的想法太极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预示着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无法改变。我不满的是宝、黛二人最终仍是无法逃出命运的束缚。那人又对我说,“宝玉,做和尚已不是为黛玉而做。宝玉不做和尚,还能做什么?去追求功名利禄吗?”是啊,细度之,对于宝玉而言,这不失为最好的结局。他已淡薄名利,对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让历史重演,看着自己的后代再来上演这“红楼梦”吗?他看似没有摆脱命运的束缚,但命运业已不能束缚住他了,他既不是为颦儿去做和尚,那就是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无牵挂,看尽红尘。只可惜宝钗为人圆滑,讨人喜欢,她最终最终独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觉得有些惋惜。
宝钗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以林黛玉之名嫁入贾家,也深知宝、黛二人心意相通,却无力抵抗。薛母再疼她,也无能为力,贾母如此有诚意,自己又怎生婉言拒绝?何况,薛蟠之事,贾家也尽了不少力,宝钗也不想为难母亲。嫁于宝玉后,虽说黛玉已死,宝玉待她也不薄,可宝玉仍是对黛玉念念不忘。最后,她已怀身孕,宝玉仍是舍她而去,出家为僧,留她独守空房。说来,得人心又如何?最终也未得幸福。
我始终觉得宝钗是全剧中真正的强者,她从不再人前为难他人,不与人正面起冲突。她的才华绝不在颦儿之下。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说话从不造次,不该说的话绝不多说,即使是顽话,也是极为小心,甚至是无懈可击。她的才智也是罕有的,她不似凤姐无话不说,说话好似毫不讳忌,泼辣来形容也不足为过,心狠手辣,但她的才智绝差不了凤姐许多。
就拿此二事做分析。她时而劝戒宝玉,宝玉无悔改之意,她也不勉强,一她是姨娘家的,不便多说;二袭人如此劝慰,仍不见起效,多说也无效。就此打住,多说无意。再拿她与宝玉结婚之时,伺机将颦儿的死讯告诉他,也显示了她的才智。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在来说说我自己的见解,我自认为对宝钗的为人,性格,想法都不够了解。我只是以一个常人的角度来思考。
宝钗处理世事甚是圆滑,几乎是人见人爱,可难免会有点虚伪感。她对何人都是如此,也不轻易像他人倾吐心声,她就好似将自己藏起一般,在我看来没有人自愿,将自己埋藏,她也许是为了建立地位,或是想得人心才这么做的。在母亲面前,她是贴心,在外人面前,她是懂事,薛姨妈脸上也有光。也许她是招人喜欢,可同时她将真正的薛宝钗埋葬。在整部书中,表面上她也许是最完美的,可我总觉得她出卖了自己的心,自己的灵魂,那还有什么完美可言?也许是家境关系是她不得不如此,家有薛蟠这酒囊饭袋,虽有薛蝌,可毕竟不是亲哥哥。她可能想忍得一时,时机成熟后,便可寻回自己,可到时到何处寻回自己?虽然她是强者,我个人认为将自己埋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不是一个弱者做的来的,可最后她却不是真正的赢家。
美梦终究一场空。韶华散尽,容颜衰。独坐烛前痴痴叹,才觉泪痕爬满容。过往如云不可及,镜中双鬓已成霜。膝下遗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闲来无事仰望月,无语能诉,唯有泪空流!
常听人讨论,宝钗凄惨还是黛玉凄惨?可纵观全文,细细评之,你便会觉得这个问题已不重要了。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黛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三、描写秋天的傍晚,要求有情有景有人物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9月8日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去乡村体验秋天的傍晚。
20:45分我们驾车离开了喧闹的城市,到了一片田野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包谷地,杆很高,大约有我两人那么高,上面结满了硕大的包谷,顶着一头洋气的卷发,有的是紫檀色的、有的是咖啡色的、有的是金黄色的……
远处是一排排高耸笔直的杨树,树下是一片花花绿绿的菜地,田间菜农一副忙碌的身影。
太阳被一片乌云遮住了,只留下了一片金色的霞光,若隐若现,慢慢地,乌云散开了,露出了半张脸,红彤彤的,周围也逐渐亮堂了起来。可是几分钟后,就藏到了白杨树梢里面去了,从缝隙只能看到一个小红点,直到消失不见。
这时候,在“树天相接”的空中,出现了变化多端的云彩,其中有一块最神奇,像一只大白兔,长着长长的耳朵,正在啃一个大萝卜,慢慢地,大白兔又变成了带翅膀的天使,又变成一个秋千,后来慢慢散开了,什么都不像了。周围的云彩有的像洒在碧蓝的天空中的棉花团、有的像大山、有的像海边的田螺……,揉揉眼的瞬间功夫,又发生了变化,或者就找不到了。
21:00左右,天空有些暗了,蓝天也变成了暗灰色,捡棉花的农民伯伯也坐上了毛驴车准备回家了,车上装满了雪白的棉花,赶车的伯伯摸着他的山羊胡,嘴里哼着听不懂的歌,正乐呵呵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乡村小路上回家的羊群鼓着圆圆地肚皮,远处农庄顶上也冒出了袅袅炊烟,我似乎也闻到了阵阵饭香。
21:30,爸爸说我们该回家了,我也感觉到了空气凉爽起来,鞋面的装饰上挂上了调皮的露珠,光露在外面的胳膊也湿润了起来,只好慢慢收回了的眼帘,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秋天的乡村傍晚真美啊!她的美不光在于风景,还有丰收!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