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濂的书法值得收藏吗?

成长网 2023-01-25 12:21 编辑:admin 256阅读

陈振濂的书法值得收藏吗?

陈振濂的书法作品是值得收藏的。陈振濂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大家,他的书法以二王为根基,容魏碑之拙朴,吸汉隶三石之开张、容颜真卿之厚重,开张大气,行雲流水,风格独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书风。所以,如果收藏他的书法作品物超所值,将会有很大升值空间。

书法鉴赏的正确学习方法是学习书法史,以什么样的观点去鉴赏

在与爱好书法的朋友们交流时,感到人们对笔、墨、纸、砚等物质性的内容,甚至包括笔、墨的用法谈到的很多,认识也深刻。但是,对寻踪达源从根本认识上应当准确把握的理论要素掌握的却相对少些,以至于因对书法内涵的理解不同,存在一些明显谬误的写法和说法,有的因为是出自名人之手、出自名家之口,则人云亦云,以讹相传,贻误后学。因此,笔者将自己的学习感受奉献给朋友们并与大家共同交流。 学习和鉴赏书法从理论认识上极为关键的三个字

一是字。字是书法赖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对于字,做为书法爱好者,我们从内心深处感戴自己的祖先为华夏民族留下了珍贵的文化瑰宝,使龙的传人至今仍受益匪浅。因为,创造象形文字的不只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古埃及和巴比伦等国在历史文明中都曾拥有过象形文字。但是,能够使象形文字得以传承延续,让后人拥有书法这片广袤的天地并能够尽情耕耘与收获的只有中国。因此,我们在感恩华夏民族的造字祖先仓颉的同时,也感谢秦代的蒙恬将军将古远的先人创造的原始毛笔升级为近乎现代人使用的毛笔,使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象形文字得以由笔墨写实般的绵绵传续并惠泽后世。字既是书法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本原,我们学习和鉴赏书法,对象形文字的原始面目及进化过程、进化特点就应当有较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对字诞生后的演化过程有着全景式的感知;才能读懂从远古走来的书法在一代代传承过程中所积淀的敦厚的文化底蕴;才能通过书法作品洋溢出的那种仿似来自邈远天际的古意,与书写者有一见如故的神交;才能辨别书法作品是取韵、取法、取意,还是兼而有之;才能清晰的欣赏书法墨迹内含筋骨,外映神采的笔触所在。所以,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并序》中说:或变体处多,罕臻其本;转笔处众,莫识其源……故辨其所由,堪愈膏肓之疾。因此,存意学者,对书法赖以生存和进化的字。不可不精研覃思,考诸规矩。

二是道。道有多种涵义,就其主要内容而言有以下几种:首先,道原指人行的道路,借用为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其次,道又指法则、规律。书法作为一种事物存在于社会,自然有其必须遵循的法则与规律,即书法之道。再者,道还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据《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由此可知,这个道作为天下母,孕育着宇宙天地万物万象,衍生着宇宙天地间的各种事物及各行各业。所以、千差万别的事物与行业及其所各自拥有的法则与规律,均作为具体的小道,由天下母这个本体大道孕育而来。当然,作为书法的法则与规律的书法之道亦在其中产生。故此,学习与鉴赏书法,必然要研究和遵循书法史上积淀了近一千八百年的书法之道,所以说,这个道字无论从以上哪个角度去理解,总是绕不过去的。

三是德。德与道联缀为道德,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的解释,道德中的德字,其真正的含义是得。 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也就是说,用作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面对着客观、混沌、气象万千的本体大道,如果得以用真善美之道来滋润我们的品质,就是道德品质高尚或者说是从道中得到的东西使得品质高尚。如果得以用假恶丑之道来充斥我们的灵魂,就是道德品质低劣或者说是从道中得到的东西造成品质低劣。以此,不难看出,我们学习与鉴赏书法的水平和品位,取决于我们从书法之道中获得的是决定着真善美的法则与规律,还是得到了充斥其中的假恶丑的东西。这个得字,对于一个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和提高对书法的鉴赏水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和鉴赏书法从理论认识上必须把握的一个前提 学习与鉴赏书法必须把握好的前提就是:书法---有法可依。

辞海记载云: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宜,全章贯气等。

从商、周时期初具成熟特征的早期文字甲骨文、金文、籀文,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颁布的八体书,再到汉晚期,形成了较为准确的书法概念。随后,在约一千八百年的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书法也在历代先贤们的不倦研析和探索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从秦代李斯的《用笔法》;到东汉书法鼻祖蔡邕的《笔论》、《九势》;晋代卫恒的《四体书势》;卫铄的《笔阵图》;王羲之的《书论》、《笔势论十二章并序》;南朝梁武帝萧衍的《观钟繇书法十二意》;唐代虞世南的《笔髓论》;欧阳询的《八诀》、《三十六法》;李世民的《笔法诀》;张怀摹堵塾帽适ā贰队裉媒罚谎照媲涞《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韩方明的《授笔要说》等等,不胜枚举。向当今的爱书之人全面展示了书法发展史上绚烂多彩的书法理论精髓。这些凝聚着一代代书法先贤们的心血与智慧结晶的书学秘要,正是后人步入书法之门,学习、研究和鉴赏书法的捷径。正如蔡邕《九势》中结尾所言: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学习和鉴赏书法应当做到“两个必须” (一)、学习与鉴赏书法--执法必研

学习与鉴赏书法必然涉及到用书法理论中规范的标准作为评判依据,从根本上离不开书法理论的指导。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鉴赏书法,必然要对书法学术理论有一定程度的研究。然而面对传流至今,浩如烟海,论点错杂的书学理论,应如何把握,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自己学习和鉴赏书法的实际。笔者以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用笔,用笔是书法的基本功,是把字写出神采的必修课。古代书法先贤对用笔之法多有论述,秦代李斯在《用笔法》中提出:夫用笔之法,先疾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 东汉蔡邕也在《九势》中提出: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所以,精到的用笔,没有描摹,没有迟疑,收放有度,气势开张,下笔之形有原由,收笔之势有宗旨。一点一画,新奇之中流溢古韵;一努一,劲润之间流派分明。气韵升腾之象,令行家一看就知道:书者具有正宗翰墨功夫。二是结字。结字是用笔协调功力的具体体现。蔡邕就结字形态上明确提出: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王羲之在《书论》中,就结字技法上提出: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如果说蔡邕就结字形态提出的: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的要求,经过翰墨功多就能够达到的话,那么王羲之提出的为一字,数体俱入的结字标准,则是考量书法家对相关古文字的书体演化脉络的掌握和用笔技法的综合水准了。还有一些书法名贤传流于世的书学理论,对用笔、结字之法多有涉猎,读者可以在学习中慢慢体会。三是章法。章法本意是指诗文作者在安排全篇章节时的若干方法。包括文章的体势、承转、熔裁等。引用于书法则是指分布、谋篇布局,体现着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书写者在动笔书写之前根据书写的内容、尺幅,书写材质是绢还是纸,文字大小疏密的安排,以及用何种书体书写,进行意在笔先的构思,以期实现诸方面互相映衬、烘托的和谐的效果,书写者在书写时,努力使自己的用笔、结字等技法在笔墨运行间,达到高水平的共振,最后固定为墨迹分布错综变化,疏密得宜,全章贯气的精美的书法成品,这就是书法章法的基本要求。唐代韩方明在《授笔要说》中提出:夫欲书先当想,看所书一纸之中是何词句,言语多少,及纸色目,相称以何等书令与书体相合,或真、或行、或草,与纸相当。然意在笔前,笔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想有难书之字,预于心中布置,然后下笔,自然容与徘徊,意态雄逸,不得临时无法,任笔所成,则非谓能解也。

(二)、学习与鉴赏书法--违法必纠

对于书法的学习与鉴赏,多少年来一直是众说纷纭,各执己见,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诠释。在此,笔者就自己在书法的学习和鉴赏过程中,发现书法家们存在的一些应当该进或纠正的共性的问题,做一下分析和探讨:

一是:名家作品精不求精。这里所说的作品是书法家完成了书写,并认为书写内容无误,书写技法也达到了自己当时满意的水平,可以向社会展示,或者供相关单位及个人挂赏和收藏的成品。也就是说,作品蕴涵和昭示着书法家在书写时所具备的用笔、结字、章法等方面的实际功力,展示着书法家书写时的综合水平。因此,作为书写者对自己的书法作品给社会和自己的声誉所带来的影响不可不察。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状况都能够使书法家在书法墨迹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如唐代颜真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是在其从兄颜皋卿父子被叛军围困在常山郡,太原节度使王承业因嫉贤妒能而拥兵不救,以致城破。颜皋卿与儿子颜季明同时罹难,颜真卿派人查找时,仅得颜皋卿的一足、颜季明的头骨这种极度悲恨交集的状态下书写的。那至情、至性、至真的率直墨迹,表现出了当时动荡离乱的社稷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和书写者内心承受的无比痛苦。在此,不必苛求用笔和结字之法,任其心绪通过翰墨得以最大限度的倾吐和宣泄,通篇墨迹则如实记载和传递出了书写者当时撕心裂肺的内在感受及痛心疾首的悲惨状态等方面的信息,弥足珍贵。而安和时期的书法作品则应当考究其书写法则,充分展示书写者书法技能的至高境界,如东晋王羲之于永和九年踏青时节,在群贤毕至,盛友咸集,惠风和畅,酒到微醺时,被众星拱月般的推举着乘兴挥毫。此时,书家那风一样的心情和云一般的神思无不处于洒脱自由、畅快淋漓的巅峰状态,故而写出了用笔精微奇巧,结字明快考究,章法雍容雅度、潇洒安和,集筋、骨、势、韵于一纸,在中国书法史上至今仍被人们奉为经典,视为模楷,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几个月前,笔者曾在阅读本省某期刊中的一篇文章时看到作者的一幅作品:字字笔力筋劲,自得盈虚;统视联行,递相映带气势贯通;通篇章法,则相承起复神采外映,威而不猛,气象中和,堪称上品佳作。但是,细细品味中,却发现有三个字在用笔变化上稍欠讲究,这三个字的偏旁均是三点水,而且集中在竖幅的上半部分,书家在书写这三个三点水时,用笔技法上几乎没有变化,都是将三点水写成大小稍异的三个圆点,每个字的三点水相比较,也只是在大小上稍有不同而已,让人观摩推敲之后觉得在用笔和章法上书家稍乏对自己精益求精的苛求,有些可惜。不似《兰亭序》中二十个用笔各异的之字,给人以巨匠下笔、用心深邃的震撼。

二是:错讹理解书法概念。首先,书法概念的内涵,最基本的要素是用毛笔写字。按照书法概念的标准去思考、去要求,不难发现,现在有一些说法,连书法的基本概念都没弄清楚,都不符合,却在正规媒体上传播,玄虚误导,贻误后学。无论是以纸、绢、竹、木、金、石为载体,还是以碑、匾、门榜为存在形式,如果不是以毛笔书写做为底本的作品,根据书法概念所蕴涵的实质内容,就会做出明确的判断:那不是书法。其次,是执笔的方法和要求。书法要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规范的执笔之法应当是食指、中指双指钩住笔管与拇指形成对笔管的稳定的钩捏之势,环指叠压小指在下方抵住笔管,形成五指齐力,指实掌虚的正确执笔方式。可有的朋友为彰显大家风范,执笔象小学生执铅笔一样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用力捏着毛笔管,用笔也没有中锋铺毫,而是笔头横斜着书写。还介绍经验说:执笔无须讲究,只要自己拿着感觉顺手,能把字写漂亮了就行。此话乍一听似有道理,可是细细斟酌则是乖谬之谈,误人不浅。名家、大家经过偌多年的摹练,练就了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功夫,在众人的膜拜下更是盲从者众,即使是信口谬言亦被奉为经典。可是如此执笔的若是一位一般书家或平凡的习书之人,必被讥讽为连起码的执笔都不会。然而,翻开书法史的画卷,面对杂乱无章的用笔之说,这位朋友关于执笔的说法并非没有依据。唐代韩方明《授笔要说》记载云:夫把笔有五种……第一执管。夫书之妙在于执管,既以双指苞管,亦当五指共执,其要实指虚掌并说平腕双苞,虚掌实指,妙无所加也。同时,也提出了当时书家对于执笔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世俗皆以单指苞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随后,还提到:第四握管。谓捻拳握管于掌中,悬腕以肘助力书之。或云起自诸葛诞……后王僧虔用此法,盖以异于人故,非本为也。近有张从申郎中拙然而为,实为世笑也。罗列出了唐代晚期,关于执笔的方法所存在的乱象。即使到了宋代,苏轼在《论书》中仍然认为:把笔无定法。而清代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却称:唐之张司直从申,擎拳握管,书名独步江表;冯侃两指撮笔,书法称于西蜀。这既说明唐代晚期对张从申的拙然而为,实为世笑也的讥讽,传到清代却成了擎拳握管,书名独步江表的夸赞。而冯侃两指撮笔,书法称于西蜀。亦说明当时名家的玄虚技巧令人羡慕和盲从。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众口纷纭,各有其理其据的书法之道,读者从中能德到什么。如果说,面对诸多名家各自的标新立异,苏轼也没有纠正的依据,只能无奈的随波逐流说:把笔无定法。而我们则庆幸和感谢所处的这个时代,在小学上第一堂书法课的时候,老师就把标准的执笔方法准确而清晰地教给了我们,我们学习书法所掌握的是全国通用的规范的执笔之法。所以说,无论是擎拳握管还是两指撮笔,还有诸如用口、脚、臂弯等诸多的执笔方式,除了那些身残志坚、克服身体障碍锐意苦练用毛笔书写出具有书法效果文字的朋友令人敬仰、感佩之外,其他身体健全之人用拳握、两指、口、脚、臂弯执笔书写的只是令人惊羡的绝活,难以成为引领后学的书法技能。

三是:创新定位方向偏颇。创新的实质涵义是创造与更新。指相对于旧的事物而言又创造出了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事物。在书法的创新发展进程中,无论是秦代的李斯把大篆创新为小篆;程邈把小篆改进为隶书,还是东汉的张芝那被称为今草的一笔书;钟繇留给世人的由隶入楷的新书体,抑或是东晋的王羲之那一改汉、魏的质朴为妍美流变的新书风;王献之再破古拙之韵,赢得世人破体之称的美誉,都展示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书法一步一步由旧质到新质,由初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沈尹默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书法家与诸多艺术门类的艺术家相比,所不同的是:在成材的过程中,书法家几乎是长期、持续的在极度静谧、孤寂的状态下,在刻苦不懈的思考、研习中度过的。书法家的可贵之处是在常人难以洞悉和难以忍耐的枯燥的笔、墨、纸、砚之间,独具慧眼,妙识锦绣,别开洞天,身心俱入。在身外奔腾不息的嘈杂声中,能保持斗室的宁静,保持心绪的超然,保持神气的平和。年复一年的沉浸在沉密神采、如对至尊的潜心摹练中,日复一日的以柔韧的纤毫把单调的墨色化作千姿百态的黑色线条,将心海深处啸聚的激情和久积的底蕴,或以温润祥和、或以惊心动魄的形态,成千上万次的定格在纸、绢之上。终年累月,恒而有成,人书俱熟之时,创新亦成必然之势。

事物创新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效率高,二是效果好。书法家的创新之路,既非在通俗的流行曲中评快男、亦非在浮躁的喧嚣声中选超女,随意撇出个绵羊音就能炒作一番。书法创新的特点是厚积薄发,是水满自溢。所以,书法的创新应当在其所处时代的书法界总体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并将书法界对书品的评判水准引向新的高度,才能引领后学并经受得住历史发展的检验。堪称为创新的书法表现在:其作品或劲润圆备、或飘r洒落、或凶险可畏、或郁拔纵横,均应当与其所处时代的主流文化和象征着社会进步意义的文化审美标准相契合,并且,具备在传承过程中有一定进化新质的高贵之气、典雅之韵。如果书法家在创新方向上定位偏颇,随意来个老而返稚或暮年怪札,写出的书法作品让稍有习练书法经历的高中生都能模仿的惟妙惟肖。岂不是将自己为之研精覃思,倾情探索,研习了一生所曾经达到的至极境界当作敝履信手轻抛。这样做不仅是自我消解、弱化了自己用几十年的心血铸就的引领后学的权威,同时,对后学之人也容易产生误导,以为练到惊雷皓月般的顶级名家水平不过是稀松平常之事。所以,类似老而返稚 或暮年怪札的做法不是不可以尝试,但是水准下降的书法,不是创新,是倒退,不应该是书法家终极求变的必然归宿。所以说:牛顿发现了三个定律震撼学界,对于新的探索在尚未找到正确方向的状况下,定位偏离了科学轨道的上帝推动地球的新观点还不如没有,不如不说。书法创新也是如此,错了、倒退了,还不如不动,不如站在原地。实在不能创新超越先人、超越自我的书法家能清醒的守住自己原有的高度也是难能可贵的。万不可以在浮躁、物欲所激发的焦灼心态下错辨良莠,将书法在千百年的传承中无数先贤弃避、忌讳的糟粕拿来作为前人所未有过的新发现,将书法创新引向不具备进化意义的、没有新高度的、横向衍生式的歧途。

以上是笔者在书法的学习和鉴赏过程中,对经历的一些问题所作的思考和感悟。谨向爱好书法的朋友们倾诉并与朋友们共勉。(完)

一、提高人生境界去鉴赏

1、口诀:知古,明道,省德

2、以字知古

字是书法产生和存在的根本。鉴赏书法,更要透过文字对字的原始面目及进化过程、进化特点有较全面的了解。

1)对字的演化过程有着全景感知,可进一步理解古代书法传承所积淀的敦厚底蕴。

2)知晓“字”的文化,辨别书法作品的韵、法、意,或是兼而有之。

3)对“字”的文化性理解越深,对书法的筋骨、神采、气势、笔触的理解也就越深。

2、以书明道

道为路,道为法。书法有其必循之规则,即书法之道。鉴赏书法,必然要研究和遵循书法史上积淀的一千八百年之书道。这个书道,包含用笔之道、用气之道、姿态之道、章法之道、结字之道,无不充满玄奇,却又深入浅出发人深省。

3、以道省德

有道必有德,德为人之脊梁。

德:得也(《辞海》) 。用书法之道――自省人生之得(德)。

书法之道有客观有主观,有唯心有唯物,有规则有自由,气象万千却又万法归宗。这种道恰是人生,恰如自我,是最好的品格自省。

鉴赏书法的水平和品位,取决于我们从书法中获得了多少“道”,取决于我们从“道”中收获了多少“得”(德)。

二、提高艺术修养去鉴赏

1、鉴赏有法可依

辞海: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宜,全章贯气等。秦代李斯《用笔法》、东汉蔡邕的《笔论》、《九势》、晋代卫恒《四体书势》、卫铄《笔阵图》、王羲之的《书论》、《笔势论十二章并序》、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虞世南的《笔髓论》、欧阳询的《八诀》、《三十六法》、李世民的《笔法诀》、张怀摹堵塾帽适ā贰队裉媒贰⒀照媲涞摹妒稣懦な繁史ㄊ狻贰⒑矫鞯摹妒诒室怠返鹊龋皇っ毒佟H嬲故玖耸榉ㄊ飞涎だ枚嗖实睦砺劬琛U庑┠圩乓淮认托难胫腔劢峋У氖檠匾呛笕瞬饺胧榉ㄖ牛啊⒀芯亢图褪榉ǖ慕菥丁

2、鉴赏执法必研

鉴赏书法,必然要对书法理论有一定程度研究。用笔是基本功,结字是功力,章法是大局观。每一部分都要依据书法经论研究、研判、研讨。

3、鉴赏违法必纠

1)作品是否精益求精:如《兰亭序》,二十个用笔各异的之字,给人以巨匠巧思、用心深邃的震撼。

2)书法概念是否有误:按照书法概念的标准去思考、去要求去鉴赏,许多作品玄虚误导,贻误后学。载体是否正确(纸、绢、竹、木、金、石、碑、匾、门),执笔是否正确,笔顺是否规范,章法是否有体势等等。

3)创新是否偏颇:现代所谓书家创新各种“某体”,是否是在进化书法理论,一考究、一研究、一分析、一纠察,自然就会有结论。创新的实质是创造与更新,需要对旧事物升级。譬如李斯创小篆,程邈创隶书,张芝创一笔书、钟繇创“前楷体”等等等等。

书艺无涯,谨言,慎行,学而时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