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熹对诗经功用?
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诗集传》是《诗经》研究著作。朱熹著。《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宋史·艺文志》著录20卷,今本8卷。《诗集传》现存两部宋刻本,都不全,其一藏北京图书馆,另一部原系杭州丁氏八千卷楼藏书,残存8卷。元刻本亦存两部,其一藏国家图书馆,另一部现存台湾。明清刻本较多。《四部丛刊三编》有影印宋刊本《诗集传》20卷,尚可见原书面貌。通行的有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
二、朱熹对诗经功用的阐述?
朱熹对赋、比、兴的解说使赋、比、兴三种表现方法的含义进一步明确。
可以说,在毛《传》标兴之后,人们大都将赋、比、兴作为表现方法来解说研究的,并将之推崇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杨载《诗法家数》),这是无法回避的历史事实,故我们这里也沿用赋、比、兴来分析《诗经》的表现方法。
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最贴近《诗经》艺术表现的原貌。朱熹释“赋”说:“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诗集传》)赋法在《诗经》中运用得最为普遍。不论是陈述、祈使,还是疑问句;也不论是叙事、描写,还是议论,凡“直言”其情其事其景者皆为赋。
过去对赋法存在许多误解,因赋法“直言”,故在讨论“形象思维”时便只重视比兴而冷淡了赋。其实不然,若“直言”动作动态、所见之景,也同样是形象思维。“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关雎》)非比非兴,而是“直言”因相思而无法入睡的痛苦情态,谁能说这不是形象思维呢?又因“直言”,人们重视比兴的委婉含蓄而冷淡了赋的浅近直白。其实不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非比非兴,而是“直言”眼前所见,却另有深意在,被古人认作三百篇中最好的诗。故评判赋法的艺术价值及是否形象思维,不在方法本身,而在方法的运用,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作具体地分析。
朱熹释“比”说:“以彼物比此物也。”(《诗集传》)古代修辞学尚不发达,还没有很细的分类。朱熹所说的“比”其外延要远比今天修辞学上所说的“比喻”大得多,它既包含比喻,也包含比拟、对比、象征、寄托、用事乃至寓言等。比的用法及喻意比较容易识辨,古来无多争议。
朱熹释“兴”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诗经》中兴法运用得最为灵活,功用也十分丰富,兴意也较难识辨,故引出了许多不同的解说。仅就毛《传》所标116兴而言,按照不同的标准就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毛传》所标116兴大部分是在正文之前对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具体事物的描写。
就事物的性质而言大致可分三种,一种是眼前所见实景,如“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秦风·黍离》);一种是意念中想象的虚景,如“麟之趾”,“麟之定”(《周南·麟之趾》);另一种则似乎不在景,而在声,是发端起韵的套语,如“园有桃,其实之肴。”(《魏风·园有桃》)。若从兴句发端的作用而言,至少存在四种发端,一种是单纯的音乐、结构发端,套语发端皆属此类;一种是单纯的情感发端,章中兴句皆属此类,如《鲁颂·有駜》;再一种就是既为情感的发端,又为结构的发端;既是“起情”,又是“起辞”,这种兴句在《诗经》中数量最多,如《周南·桃夭》等。另一种则是特例,这种兴句所描写的已不是“他物”,而是正文了;已不是起辞或起情的发端,而是正文整个比喻的组成部分了,如《豳风·鸱鸮》、《小雅·鹤鸣》等。这若不是毛《传》标定的错误,那就说明在古人的观念中比、兴并无判然分明的本质差异。
若从兴句与正文在内容上的关联而言,就可分为有联系与无联系两大类。单纯的音乐、结构上的起辞发端,即套语式的兴,则与下文内容无关联,如《郑风》、《唐风》中的《扬之水》、《小雅·南山有台》等。
绝大部分兴句与下文的内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主要是借喻的关系,其次还有比拟、衬托、象征、对比、类比、气氛烘托等等。比、兴在表现形式上虽有区分,但审美价值则大致相同,同是借外物抒情,将抽象的情感物态化,使人可视可感,而且意蕴深婉含蓄,余韵悠长,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故古人往往将“比兴”合提并称,大力推崇并不断丰富,使之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诗歌理论中最具民族特色的理论体系。
三、击鼓诗经讲解?
击鼓
先秦 · 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讲解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四、诗经燕燕讲解?
回答如下:《诗经》中的《燕燕》是一首关于恋人分别的悲伤之歌,表现了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和离别之苦。
首先,诗中提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表现出燕子飞行时羽毛受到了干扰,暗示了男女之间的感情也受到了外界的干扰和阻碍。
其次,“之子于归,思娈孟姜”,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甚至将自己比作传说中的孟姜女,表现出女子的忠贞和深情。
最后,“燕燕于飞,集于灵洲。几时踟蹰,念我慕余”,表现出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之情,但他们相聚的希望渺茫,只能在灵洲上相遇,表现出男子的孤独和苦闷。
总的来说,《燕燕》通过描绘燕子的飞行和男女之间的离别,表现了人们在感情世界中的喜怒哀乐和离合悲欢,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男女之间的爱情观念和情感交流方式。
五、湛露村门票?
湛露村的门票价格为60元每人,60周岁以上老人门票半价。湛露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道境内.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周边拥有珠江长堤、陈少白广州故居、广州人民公园、荔湾区仁威庙、古色的恩宁路、广州沙面建筑群、珠江夜游芳村码头等景点景区,拥有广州早茶、西关正骨、黄大仙祠庙会、广州迎春花市、广东木偶戏、西关大屋、广州饮早茶等民俗文化,拥有西关三星大包、杏花鸡、糖不甩、德昌咸煎饼、泮塘马蹄糕、广州伦教糕、坚记长寿面等特产。
六、葛覃诗经讲解?
全诗如下: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讲解如下:
第一段里的第一句葛覃是指一种草,葛草。施于中谷应理解为长于山谷的中央。维叶萋萋的萋萋二字是草木茂盛的意思。集于灌木意思是集中于灌木丛中,而其鸣喈喈的喈喈用来形容鸟的鸣叫声。
第二段前一句大意和第一段差不多,莫莫和萋萋一样都指草木茂盛。第二句是刈是濩的刈联系全文这里应作为割来讲,濩的本意是分布和散布的意思,这里我认为应该作为流水的意思来解释。为絺为綌里的絺和綌作为衣服、服饰来解释,联系第一段就是用葛草做成的衣服。服之无斁里的斁这里可以解释为厌倦或讨厌来讲。
第三段里的第一句言告师氏里的师我认为作为教给“我”女红或者说织衣服的老师来讲更为恰当。薄污我私里的污是污垢的意思,而私是私人的意思,薄澣我衣里的澣是洗涤的意思,而害澣害否里的害这里我感觉解释为该洗和不该洗的衣服更好。归宁父母的归我认为这里解释为回到父母家比解释为女子出嫁更好。
七、诗经氓的讲解?
《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
全诗六章,每章十句。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八、诗经子衿讲解?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子衿》是一篇爱情诗歌。下面是其简要讲解:
1. 原文:子衿(《诗经·周南·子衿》)
子衿之河,东流之浦。
舟楫捷足,梦想徐徐。
不谷不刈,洵美且厚;
不束于人,往往自娱。
2. 诗歌背景:本篇诗歌描绘了一对恋人相会时的场景,男子在河中等待女子前来,两人情投意合,随波逐流,相互陶醉。
3. 诗歌内涵:《子衿》运用了诗人所常用的象征手法,以水、船、梦等形象,表现了男女之间纯真而美好的爱情。诗中“不谷不刈”“不束于人”等描写,也展现了当时国家贵族文化背景下,以自由、豁达、不拘束的心态,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的风貌。
4. 诗歌价值:《子衿》作为《诗经》中的一篇爱情诗歌,其语言简洁、句式优美,营造出纯真浪漫的氛围,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及文学风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发展历程。
九、诗经小雅蓼莪讲解?
诗经小雅蓼莪是一首反映农民劳动生活的古代诗歌,其含义为“下蓼莪,猪羊归”,意味着农民在收割莪草的同时,猪羊也回归了家圈。这首诗歌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生活和文化,强调了农民的劳动价值以及丰收的喜悦。此外,小雅蓼莪也是文学艺术的精品之一,在具有现实主义意义的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十、湛露与沾露哪个好?
湛露与沾露虽然都是三角梅,但是我觉得湛露比沾露更好。
1,湛露这个品种的三角梅花期长,花朵颜色多样,花型漂亮,适应性也很强。可以在我国大部分地方种植。
2,沾露这个平品种的三角梅花期短,花朵颜色只有白色,花型也不好看,还容易掉叶子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