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新咏的编纂者是?

128 2024-10-25 14:31

一、玉台新咏的编纂者是?

是徐陵编纂的。  

《玉台新咏》是一部东周至南梁的诗歌总集,由徐陵于公元6世纪辑成,共收诗769首。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于公元六世纪编成的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 1卷﹐共为10卷。

二、《玉台新咏》中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百度百科上:

《玉台新咏》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于公元六世纪编成的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的汉族古典诗歌精华总集,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

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为10卷。

除第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于春秋战国之间外﹐其馀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内容中多收录男女感情的记述表达,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刻画出古代女子丰富的感情世界,也展示出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汉族文化内涵。

豆瓣上:《玉台新咏》是梁代朝廷专为后宫编撰的一部女性读物。其中既有对古代妇女婚姻变故的描写,也在对远行丈夫的无穷思念;既有令人怦然心动的爱慕表白,也有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既有不慕荣华、反抗强暴的颂歌,也有不惜以死来斥责丈夫负心的烈举;既有六宫嫔妃失宠的哀怨,也有公主远嫁匈奴的哀苦;既有活泼可爱的娇憨幼女,也有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既有男子对恋人才情的思恋也有丈夫对亡妻举止的怀念……总之,无论是女子的天生丽质、巧饰靓妆、华美穿戴,还是缠绵的情思、悲欢的婚姻,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品都有生动的描述;另外加上所咏女子身份不同、遭遇各异,因而具有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妇女真实的生存状况、丰富的情感世界。

三、唐诗三百首玉台体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优美的诗句而蜚声中外。而其中以玉台体的作品更是被誉为其中的佳作。玉台体是唐代文人欧阳询创立的一种排比韵文形式,其特点是行云流水般的流畅节奏和铿锵有力的声音。几个世纪以来,玉台体的诗歌一直被视为经典中的经典。

欧阳询与玉台体

欧阳询(557年-641年)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在书法上创造了欧阳体,而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以玉台体而为人称道。玉台体是一种韵文形式,它在音韵上追求和谐的韵律感。玉台体的创作方式常常采用意象鲜明,情感深沉的表达手法,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玉台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排比的修辞手法上。通过使用平仄对仗、声韵和义韵的结合,欧阳询成功地创造出了一种既优美动听又富有力量感的诗歌形式。玉台体的节奏感强,句子韵律流畅,让人听起来仿佛音乐般悦耳动听。正因如此,玉台体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广泛赞扬,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三百首中的玉台体作品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杜牧、杜甫、白居易等都创作了不少以玉台体为形式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被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之中,成为了这一文集中的亮点之一。以下是几首具有代表性的玉台体作品: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杜牧
  •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白居易

这些作品无一不展现了玉台体的独特魅力。譬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巧妙的用词和节奏感,表达出作者对秋夜凉爽的感受,引起读者共鸣。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描绘了作者在江南偶遇老友的情景,以流畅的句子和优美的韵律成功地展现了江南的美景和作者的思乡之情。白居易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友人的祝贺之情。

这些玉台体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入思考的启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人生的喜悦、哀愁和追求,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让人对生活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玉台体的影响

玉台体作为一种优美动听的诗歌形式,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后来的文人很少再像欧阳询那样采用玉台体的写作方式,但它的影响力在中文诗歌中表现得深远而广泛。

玉台体的流畅韵律和排比手法对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示范作用。它教会了文人如何在有限的词汇和句式中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和表达力。同时,玉台体还激励了后来的诗人去探索更多的文学形式和创作方式,为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尽管玉台体的创作者欧阳询早已逝世,但他的杰作将永远被后人所珍视。正因为玉台体的出现,中国文学史上增添了一道璀璨的风景线,让人们对于诗歌创作有了更加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总而言之,玉台体作为唐诗三百首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优美的诗句,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无论是欣赏玉台体的诗歌作品,还是从中汲取创作灵感,我们都可以深切感受到唐代文人的智慧和才情。让我们一同欣赏这些千年之作,在文字的海洋中领略玉台体带来的美妙感受。

四、诗经新台原文注音?

新Xīn台tái有yǒu泚cǐ,河hé水shuǐ瀰mí瀰mí。燕Yàn婉wǎn之zhī求qiú,蘧qú篨chú不bù鲜xiǎn。

新Xīn台tái有yǒu洒xiǎn,河hé水shuǐ浼miǎn浼miǎn。燕Yàn婉wǎn之zhī求qiú,蘧qú篨chú不bù殄tiǎn。

鱼Yú网wǎnɡ之zhī设shè,鸿hónɡ则zé离lí之zhī。燕Yàn婉wǎn之zhī求qiú,得de此cǐ戚qī施shī。

【注释】

1、新台:卫宣公所筑台。据《毛诗序》,宣公为他的儿子伋(及jí)聘齐女为妻,听说她貌美,就想自己娶为夫人,并在黄河边筑台迎接她。有泚(此cǐ):犹“泚泚”,鲜明貌。

2、瀰瀰(米mǐ):水盛满貌。

3、燕婉:或作“宴婉”,安乐美好貌。蘧篨(渠除qú chú):即“居诸”,也就是虾蟆,用来比作卫宣公。鲜(古音犀xī):美。这两句说本来希望美满的新婚生活,不了嫁得这虾蟆似的丑物。这是代齐女设想,下二章仿此。

4、洒(铣xiǎn):鲜貌。

5、浼浼(勉miǎn):盛貌。

6、殄(舔tiǎn):美丽。

7、鸿:“苦蠪(龙lóng)”的合音,“苦蠪”即虾蟆。(说见闻一多《诗新台鸿字说》)。离:通“罹”,到临。这两句说设网本为捕鱼,却网来一只虾蟆。

8、戚施:即虾蟆。

【题解】

这首诗是卫国人民对于卫宣公的讽刺。卫宣公娶了他儿子的新娘,人民憎恨这件丑事,将他比作癞蛤蟆。

【余冠英今译】

河上新台照眼明,河水溜溜满又平。只道嫁个称心汉,缩脖子虾蟆真恶心。

新台高高黄河边,黄河平平水接天。只道嫁个称心汉,癞皮疙瘩讨人嫌。

下网拿鱼落了空,拿了个虾蟆在网中。只道嫁个称心汉,嫁着个缩脖子丑老公。

【参考译文】

新台富丽又鲜明,河水上涨与岸平。本求温柔美少年,遇个鸡胸丑妖精。

新台高峻又宽敞,河水平静无波浪。本求温柔美少年,遇个鸡胸丑模样。

为打鱼儿把网张,偏偏野雁来碰上。本求温柔美少年,遇个蛤蟆真心伤。

五、玉台新咏中有孔雀东南飞吗?

孔雀东南飞出自于《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玉台新咏》是一部汉代至南梁的诗歌总集。学界一般公认是徐陵于公元6世纪辑成,但近年有些学者考证,应是徐陵作序,由张丽华辑成。共收汉至梁代共690首诗,以绮艳的宫体诗为主。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六、中国现存最多的诗文总集是诗经还是邵文绍明文选文心雕龙玉台咏新咏仕是什么?

中国现存最多的诗文总集是《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是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选录的是自先秦至梁七八百年间的130位作家的各种文体的诗、文、辞赋等38类,凡752篇。不选经子,史书中也只略选“综辑辞采”、“错比文华”的论赞,已初步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着作的区分,认为只有“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者方可人为文学作品,在艺术形式上,尤注重骈偭、华藻。  

 这部诗文集大体上包括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初叶的重要文学作品,反映了各种文体的发展轮廓,保存了重要的资料,是今人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书籍。

七、中国现存最多的诗文总集是诗经绍明文选文心雕龙玉台新咏还是什么?

除却《诗经》和《楚辞》之外现存最早的古代诗歌总集是 诗经和楚辞

《玉台新咏》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的第三部诗歌总集。

①《古诗源》是唐之前古诗最重要的选本,由清人沈德潜选编。

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也包括一些民歌谣谚,共七百馀首,分十四卷。

其中古逸一卷,汉诗三卷,晋诗三卷,宋诗二卷,齐梁诗二卷,陈、北魏、北齐、北周、隋诗各一卷。

唐以前的诗歌中,比较著名的篇章(除《诗经》《楚辞》外)基本都已选录在内。

编者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前清诗人,诗论家。

②《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原三十卷,后李善作注时析为六十卷。

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移,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38类。

所选多大家之作,时代愈近入选愈多。

其中以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占有相当比重,诗歌则多选对偶严谨的颜延之、谢灵运等人作品,陶渊明等人平易自然之作则入选较少。

作品划分的类别,则能反映汉魏以来文学发展、文体增多的历史现象。

编者萧统(501-531)是南朝梁文学家。

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

武帝长子。

③《玉台新咏》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的第三部诗歌总集。

收录作品上至西汉、下迄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

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

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为10卷。

除第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於春秋战国之间外﹐其馀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

《玉台新咏》在流传过程中﹐曾经一些人窜乱﹐所以有人怀疑此书非徐陵所编﹐而出于稍后的人之手。

但此说尚不足以成为定论。

据徐陵《玉台新咏序》说﹐本书编纂的宗旨是“选录艳歌”﹐即主要收男女闺情之作。

从内容的广泛性看﹐它不如成书略早的《文选》。

但它和“以文为本”作为收录标准的《文选》比较﹐也有独自的特色。

如它不如《文选》那样选录歌功颂德的庙堂诗。

入选各篇﹐皆取语言明白﹐而弃深奥典重者﹐所录汉时童谣歌﹐晋惠帝时童谣等﹐都属这一类。

又比较重视民间文学﹐如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首见此书。

④《西昆酬唱集》中国西昆体诗集。

2卷,宋初杨亿编。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杨亿等编纂《册府元龟》。

在修书之余,他们写诗唱和,并把这些诗编辑成集。

集中缀辑杨亿与刘筠、钱惟演等17人唱和诗248首,其中杨亿、刘筠、钱惟演3人的诗占4/5以上。

集中以五七律诗为主。

诗的内容有反映作者们流连光景、优游岁月的生活,如《别墅》、《夜讌》、《直夜》等;有咏前代帝王和宫廷故事的,如《始皇》、《汉宣》、《宣曲》等;有咏男女爱情的如《代意》、《无题》等;更多的是咏物诗如《鹤》、《梨》、《柳絮》、《萤》等。

一般题材狭窄,诗情贫乏,但在当时影响很大,学子纷纷效法,流行一时。

作者杨亿(974~1021)北宋文学家,诗歌作家。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

⑤《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

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作者郭茂倩,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

劝孙,源明子。

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

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因此为学术界所重视。

⑥《中州集》金诗总集。

金代元好问编。

10卷﹐辑录作家251人﹐作品2062首。

其中除“南冠”类收入忠於宋王朝的留金使节或官吏朱弁﹑滕茂实等5人的84首作品外﹐全系金人诗。

编选始於金亡前夕(1233)﹐金亡不久已有初稿﹐成书於蒙古海迷失二年(1250)。

其材料来源有二﹕一是编者凭记忆和旁搜远引所得﹔二是依据金人魏道明和商衡的金诗选──《国朝百家诗略》(元好问自序)。

由於金朝立国後长期据有中原﹐中州(今河南一带)是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当时人常以中州人物之盛自豪﹐故此集取名《翰苑英华中州集》﹐又名《中州鼓吹翰苑英华集》﹐通称《中州集》。

编者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汉族,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

作者徐陵(507~583年),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

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

早年即以诗文闻名。

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

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

今存《徐孝穆集》6卷和《玉台新咏》10卷。

由以上可以看出,①④⑤⑥从年代上皆晚于②③。

而②昭明文选的描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作为一个门外汉也深知“诗文”和“诗歌”是不一样的。

诗歌shīgē[poemsandsongs;Poetry]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诗文(詩文)shīwén(1).指诗歌。

《文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望慕结不解,貽尔新诗文。

”李周翰注:“新诗文,则此诗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

”(2).指《诗经》的文字。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诗》文弘奥,包韞六义。

”(3).诗和文。

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尚书於大历初名能为诗文,及公为文,亦最长於诗。

”明焦竑《玉堂丛语·任达》:“少孤力学,能诗文,好权略,每论事,輒倾其座人。

”《新华文摘》1983年第7期:“嫁一个会种田的男子汉,最好会弹唱,又会做诗文。

”可见诗歌就是诗歌,诗文是诗歌和文。

八、新唐诗三百首 大唐诗人咏襄阳

新唐诗三百首:大唐诗人咏襄阳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被誉为顶峰之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其中,《新唐诗三百首》是唐代文人们创作的一系列精选作品,集中展现了唐代文学的魅力和艺术成就。作为大唐时期的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襄阳市也为众多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创作背景。在这些伟大的唐诗中,有许多描绘了襄阳的美景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古韵犹存的佳作。

千古风华尽在襄阳

作为中国古代的一座重要城市,襄阳自古就是文化繁荣的地方。在大唐时期,襄阳的繁华景象被许多诗人铭记在心,并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赞颂。《新唐诗三百首》中有多首诗篇以襄阳为背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一首极富盛唐风华的诗篇,将襄阳的壮丽景色和辉煌历史交织在一起。王之涣以雄浑的笔墨描绘了襄阳城的伟大和繁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通过对襄阳城的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唐盛世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多位文学巨匠笔下的襄阳

除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新唐诗三百首》中还有其他许多脍炙人口的襄阳相关诗作。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一句“落叶堆阴塞渭城”,形象地描绘了襄阳柔美的自然景观。杜牧的《江南春》中,也提到了“吴山带阻重阳”,将襄阳名山吴山的壮美风景融入其中。

此外,高适的《襄阳县南轩即事》、杜牧的《夏夜叹》等诗歌作品,也分别以襄阳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厚谊。这些诗作中襄阳所具有的人文历史和独特风貌,被诗人们用凄迷婉转的笔触生动地展现出来,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襄阳之美永世流传

正是由于这些伟大的唐诗作品,襄阳的人文景观和风情被传承至今。如今,襄阳已经发展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但它所拥有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仍然为人们所尊崇和追忆。

襄阳市政府也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例如,每年都会举办新唐诗三百首朗诵会,聚集各地文化爱好者和诗词艺术家,共同领略这些千古传世之作。此外,襄阳还建有多个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和纪念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和感受襄阳历史的机会。

如今的襄阳已经成为一个文化旅游胜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味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无论是踏青春游的江南春风,还是感受壮丽历史的古原遗韵,襄阳都能满足人们对于文化和历史的向往。

结语

《新唐诗三百首》中的大量作品都以襄阳为背景,描绘了这座城市的壮丽景色和丰富人文历史。这些伟大的唐诗作品,不仅展现了襄阳的美丽风景,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襄阳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文化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襄阳的美丽景色和丰富历史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珍贵瑰宝。

九、为什么说《玉台新咏》是一部艳情诗总集?

  书籍介绍  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的第三部诗歌总集。收录作品上至西汉、下迄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 1卷﹐共为10卷。除第 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於春秋战国之间外﹐其馀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玉台新咏》在流传过程中﹐曾经一些人窜乱﹐所以有人怀疑此书非徐陵所编﹐而出于稍后的人之手。但此说尚不足以成为定论。  据徐陵《玉台新咏序》说﹐本书编纂的宗旨是“选录艳歌”﹐即主要收男女闺情之作。从内容的广泛性看﹐它不如成书略早的《文选》。但它和“以文为本”作为收录标准的《文选》比较﹐也有独自的特色。如它不如《文选》那样选录歌功颂德的庙堂诗。入选各篇﹐皆取语言明白﹐而弃深奥典重者﹐所录汉时童谣歌﹐晋惠帝时童谣等﹐都属这一类。又比较重视民间文学﹐如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首见此书。它重视南朝时兴起的五言四句的短歌句﹐收录达一卷之多﹐对於唐代五言绝句这一诗体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它不如《文选》那样不录在世人物之作﹐选录了梁中叶以後不少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作比“永明体”更讲究声律和对仗﹐可以较清楚地看出“近体诗”的成熟过程。书中收录了沈约《八咏》一类杂言诗﹐也可以据此了解南朝末年诗和赋的融合以及隋唐歌行体的形成。《玉台新咏》所选诗篇又有可资考证﹑补阙佚的﹐如所收曹植的《弃妇诗》﹐庾信的《七夕诗》﹐为他们的集子所阙如﹐班婕妤﹑鲍令晖﹑刘令娴等女作家的作品﹐也赖此书得以保存和流传。  《玉台新咏》虽有一些情调不大健康的作品﹐但是表现出真挚爱情和妇女痛苦的作品也不少。如《上山采蘼芜》﹑《陌上桑》﹑《羽林郎》等作品﹐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孔雀东南飞》详尽地写出一个封建家庭悲剧的全部过程。这都说明《玉台新咏》所录诗作并非全是艳情诗。   现存的版本以明无锡孙氏活字本为早﹐《四部丛刊》有影印本。明末赵均有覆宋刊本﹐後有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清吴兆宜的注释及纪容舒的《考异》都曾参考赵本。

十、与玉台新咏作者齐名之人所作赋文有不世之材的作品是?

与《玉台新咏》作者齐名的是庾信,其《哀江南赋》被称为“赋史”。

《哀江南赋》主要是伤悼南朝梁的灭亡和哀叹自己个人身世,文字凄婉而深刻,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气魄,故有“赋史”之称。

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