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田的语言?

172 2024-09-04 06:31

一、诗经大田的语言?

《大田》,《诗经·小雅》第五十八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四章,前二章,每章八句,后二章,每章九句。这是一首西周奴隶主于丰收后祭祀田祖(神农)的诗歌,诗中记述了农业生产的情况,又是一首农事诗。《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大田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译文

  大田宽广作物多,选了种籽修家伙,事前准备都完妥。掮起我那锋快犁,开始田里干农活。播下黍稷诸谷物,苗儿挺拔又壮茁,曾孙称心好快活。

  庄稼抽穗已结实,籽粒饱满长势好,没有空穗和杂草。害虫螟螣全除掉,蟊虫贼虫逃不了,不许伤害我嫩苗。多亏农神来保佑,投进大火将虫烧。

  凉风凄凄云满天,小雨飘下细绵绵。雨点落在公田里,同时洒到我私田。那儿谷嫩不曾割,这儿几株漏田间;那儿掉下一束禾,这儿散穗三五点,照顾寡妇任她捡。

  曾孙视察已来临,碰上农妇孩子们。他们送饭到田头,田畯看见好开心。曾孙来到正祭神,黄牛黑猪案上陈,小米高粱配嘉珍。献上祭品行祭礼,祈求大福赐苍生。

  注释

  (1)大田:面积广阔的农田。稼:种庄稼。

  (2)既:已经。种:指选种籽。戒:同“械”,此指修理农业器械。

  (3)乃事:这些事。

  (4)覃(yǎn):“剡”,锋利。耜(sì):古代一种似锹的农具。

  (5)俶(chù)载:开始从事。

  (6)厥:其。

  (7)庭:通“挺”,挺拔。硕:大。

  (8)曾孙是若:顺了曾孙的愿望。曾孙,周王对他的祖先和其他的神,都自称曾孙。若,顺。

  (9)方:通“房”,指谷粒已生嫩壳,但还没有合满。皁(zào):指谷壳已经结成,但还未坚实。

  (10)稂(láng):指穗粒空瘪的禾。莠(yǒu):田间似禾的杂草,也称狗尾巴草。

  (11)螟(míng):吃禾心的害虫。螣(tè):吃禾叶的青虫。

  (12)蟊(máo):吃禾根的虫。贼:吃禾节的虫。

  (13)稚:幼禾。

  (14)田祖:农神。

  (15)秉:执持。畀:给与。炎火:大火。

  (16)有渰(yǎn):即“渰渰”,阴云密布的样子。

  (17)祁祁:徐徐。

  (18)公田:公家的田。古代井田制,井田九区,中间百亩为公田,周围八区,八家各百亩为私田。八家共养公田。公田收获归农奴主所有。

  (19)私:私田。

二、诗经木瓜解释?

出自于《诗经.木瓜》解释:“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琚。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桃,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瑶。”

三、大田生产名词解释?

指种植业中除蔬菜、果树之外,在大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烟草以及饲料作物等。

四、诗经小雅蓼莪解释?

蓼莪

释义《诗·小雅》篇名。是⼉⼦哭悼已故⽗母的哀歌。诗中主⼈公以第⼀⼈称的独⽩,讲述因家庭贫困,被迫外出谋⽣,但是回家时⽗母已双双去世。后来他⽣活好转、丰⾐⾜⾷之后,却没有机会报答⽗母的养育之恩,遗憾终⾝。

五、诗经伐柯全文解释?

《诗经·小雅·伐柯》是《诗经》中的一篇,全文如下:斧斤以时,胝涂充采。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骓兴荡车。既载既返,以我助罢。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骓兴荡车。既载既返,以我马肝。这篇诗歌主要讲述的是在古代,人们为了打造弓箭、战车等武器而伐木的场景,其中还涉及到对于共同分担劳动的态度。下面将针对每个诗句进行详细解释:斧斤以时:这句话是说,伐树的人员按照时节和天时来选取砍树工具。胝涂充采:胝指手掌上的老茧,涂则是手掌上的沾染物,充采指充盈着色。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砍树过程中,伐木工人手掌上的老茧和沾染物接连不断。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句话是表达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够得到身上的衣物和饱食。与子同裳则是表示的是一种团结的精神。王于兴师,骓兴荡车:这句话的意思是,国王动员军队出征,车马骑兵纷纷而起。既载既返,以我助罢:这句话表示军队出征即将行动,自己也要加入其中以助其功。助罢一词则是为了表示一种使命感。既载既返,以我马肝:这句话的意思是随着军队出发,伐木工匠们将自己的马肝作为神明的供品。这句话表现的是古代人们对于神明的信仰。

六、鹤鸣诗经全文解释?

关于鹤鸣的《诗经》全文解释,目前没有明确的解释,以下是《诗经·小雅·鹤鸣》的原文及注释:

鹤鸣,读音为:[hè míng]。

《诗·小雅·鹤鸣序》:“诲宣王也。”

郑玄笺:“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

后因以“鹤鸣”指贤者隐居之义。

谓弹奏《别鹤操》。比喻夫妻分离。

3.《韩非子·十过》:“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於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后即以“鹤鸣”赞扬琴声优美感人。

七、诗经采蘋的解释?

关于这个问题,《诗经·采蘋》是一篇描写女子采摘莲藕的诗歌,表达了女子深情的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是一段详细的解释:

此篇诗歌通过描写女子采摘莲藕的过程,展现了女子纯真自然的美丽形象。前两句"采蘋南畝,有蘋之嘉兮",描述了女子在南边的田野里采摘莲藕,莲藕嫩绿欲滴,让人赞叹不已。接着,诗歌转向女子的自我表达:"不盈尺寸,尚有余兮",从物质的角度来讲,女子采到了很多莲藕,但她并没有满足,仍然想继续采摘。这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表达了女子积极向上的心态。

接下来的几句"顾而乐莫思乐兮,悠悠我心,吾日复吾夜兮",则是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情感。女子在采摘莲藕的过程中,不断地顾及周围的美景,心情愉悦,但她的内心却忧愁不已。她的心思悠悠,日夜无休,这是对爱情、生活的期许和向往。

最后两句"既见君子,云胡不夷兮,既已君子,胡不遄武兮",则是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女子在这里提到了“君子”,意味着她希望能够遇到一个有品德有才华的男子,与他共度一生。她希望他们能够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共同追求理想和幸福。整篇诗歌表达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是一首优美动人的诗篇。

八、诗经的关雎全文解释?

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九、绿衣诗经原文及解释?

1 绿衣诗经原文是“绿衣使君莫道春,绿衣使君更思君。”2 这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其中“绿衣使君”指的是王之涣的朋友李白,他身着绿色衣服,象征着他的奔放豪迈和不羁个性。全诗表达了王之涣对李白的思念之情,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追忆。3 这首诗也被称为“绿衣篇”,是唐代爱情诗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豪放和不羁个性。

十、《诗经·邶风·击鼓》解释?

《诗经·邶风·击鼓》全文意思如下: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跟从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叫我何处去寻找?原来马在树林下。“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一、原文: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二、赏析:《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三、背景: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此说由《毛诗序》首倡:“《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提出的“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卫穆公出兵救陈”说:“此乃卫穆公北清北之盟,求陈为宋所伐,平陈、宋之难,数兴军旅,其下怨之而作此诗也。”姚际恒以为《毛诗序》所说“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清代学者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是“戍卒思归不得之诗也”。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