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著名,散文诗,作者,有,哪些?
〔英国〕培根 论求知 论时机 论逆境 论猜疑 谈高位 论幸运 〔英国〕科贝特 射手 〔英国〕斯威夫特 扫帚 〔英国〕查理·兰姆 穷亲戚 〔英国〕莱·亨特 想象 〔英国〕卡莱尔 劳动 〔英国〕塞缪尔·斯迈尔斯 与书为友 〔英国〕罗斯金 自由与克制 〔英国〕威·赫·怀特 大旱的消失 〔英国〕弗农·李 悠闲 〔英国〕乔治·吉辛 不会完结的生命 〔英国〕高尔斯华绥 观舞 〔英国〕罗素 我为什么生活 〔英国〕毛姆 长城 在中国的屏风上·黎明 〔英国〕吴尔芙 果园里 〔法国〕蒙田 热爱生命 要生活得惬意 〔法国〕卢梭 幸福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法国〕夏多布里昂 密西西比河风光 美洲之夜 〔法国〕雨果 雏菊 〔法国〕乔治·桑 冬天之美 〔法国〕帕特朗 再来一个春天 〔法国〕波特莱尔 穷人的眼 时钟 〔法国〕马拉美 秋 〔法国〕都德 从阿尔卑斯山归来 〔法国〕法朗士 苏珊 塞纳河岸的早晨 〔法国〕莫泊桑 雪夜 〔法国〕阿·兰波 黎明 〔法国〕于·列那尔 母牛 猪 〔法国〕罗曼·罗兰 自由 〔法国〕纪德 沙漠 〔法国〕瓦雷理 年轻的母亲 〔法国〕加尔科 卖花女郎 〔法国〕科莱特 初寒 〔俄国〕屠格涅夫 大自然 村 小丑 门槛 明天,明天 〔俄国〕柯罗连科 火光 〔俄国〕契河夫 生活是美好的 〔前苏联〕高尔基 海燕 〔前苏联〕巴乌斯托夫斯基 小树林中的泉水 〔前苏联〕邦达列夫 星星和月光 瞬间 我为什么握他的手 〔瑞典〕斯特林堡 半张纸 〔德国〕魏斯柯普夫 最好的书 〔瑞士〕赫尔曼·黑塞 流浪 树木 〔意大利〕达·芬奇 生与死 〔西班牙〕麦斯特勒思 夜莺 〔西班牙〕巴罗哈 手风琴颂 烧炭人 〔奥地利〕茨威格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奥地利〕弗朗茨·卡夫卡 夜 〔波兰〕伊瓦什凯维奇 草莓 〔芬兰〕爱诺考洛斯 萨勒玛 〔保加利亚〕斯米尔宁斯基 赤脚的孩子 〔前捷克斯洛伐克〕恰佩克 田园诗情 〔美国〕霍桑 大卫的机遇 〔美国〕瓦特·惠特曼 海边幻想 在海边的一个晴朗的冬日 〔日本〕德富芦花 富士的黎明 相模滩落日 良宵 自然之声 栗 晚秋初冬 海上日出 〔日本〕岛崎藤树 太阳的话 〔日本〕川端康成 我的伊豆 〔日本〕壶井荣 蒲公英 〔日本〕东山魁夷 古都礼赞 一片树叶 〔印度〕泰戈尔 黄昏和黎明 竹笛 小巷 对岸 〔黎巴嫩〕纪伯伦 伟大的渴望 美之歌 论友谊 浪之歌 笑与泪 评论家 一棵草的话 〔阿富汗〕乌尔法特 新思想 为人效劳的人 〔智利〕米斯特拉尔 玫瑰树根
小说阅读与教学的着眼点 ——《小说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一
小说阅读与教学的着眼点
――《小说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一
第一章《小说阅读和小说教学》,这章讲了四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第二,目前小说教学是什么样态;第三,什么是合适的小说阅读;第四,什么是合适的小说教学。
一、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
小说是最接近人生的一种文本,读一本小说,实际上是在经历一种特殊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延长我们的生命,它丰富了我们单一的人生,读的越多,活得次数就越多。小说用虚拟的方式来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读小说不仅要关注小说讲了什么(故事本身),还要注意这个故事是怎么说的(叙述方式)。语文老师主要应该是在叙述角度、叙述层面读小说(关注怎么讲故事)。
二,目前小说教学是什么样态
1.非语文的小说教学。
比如个案分析,《智取生辰纲》中杨志为什么会丢失生辰纲,去分析评论归纳总结(我想是不是可以感受故事感受人物体会叙述的巧妙)。
2.非文学的小说教学。
把小说阅读变成筛选信息。
3.非小说的小说教学
用解读其他文本的方式来解读小说,如用解读散文的方式解读小说。
4.类型化的小说教学。
小说教学陷入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套路,所有的小说教学都按照这个套路进行。不同的小说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5.其他类型的小说教学。比如小说教学的四大件,主题表述的格式化,人物分析的论证化。
自己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结合文本,好好反思反思,自己是否陷入误区。
三,什么是合适的小说阅读。
这其实是老师如何研读小说类文本。
1.走进作者心灵(什么是小说)
小说是作家心灵的历史,读小说实际上就是走进作家的心灵。走进一个人心灵的方式,就是读小说的方式。
小说的本质特征就是叙述、虚构。小说的灵魂是叙述,所以我们一定要关注小说是如何叙述的。如《智取生辰纲》,杨志在明,吴用在暗,杨志的处处小心,谨慎应对,更衬托出吴用的智巧。小说是虚构的叙述,小说虚构的价值,是呈现艺术的可能性,虚构的真正目的在于能够更好的表现生活的真相。
2.读小说的收获(小说的主题)
作者提出不反对概括主题,但反对一定要概括主题。
读小说不一定非要概括一个主题,更重在感受。
在阅读中,用自己的情感、经验感受作品中独特的人生,体验一种特殊的生活,是读小说最重要的收获。其实想想,我们读小说,不就是这样么?读《平凡的世界》,我们收获的不是作品的主题,我们感受到的是孙少安,孙少平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生,我们会为他们或喜或悲,或会心一笑,或泪流满面。读萧红的《生死场》,感受最深的其实就是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女人的生存状态。在作品中,去感受另外一种生活,另外一种人生,这其实是阅读的本真,是我们每个人阅读小说的感受。我们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这一点,但是在小说的阅读教学中,是不是却往往南辕北辙,忽略感受,陷入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理性分析的泥淖?对人物的解读也陷入一种僵化的模式?其实对人物的感受理解也应该结合人物的具体描写,更具体、细致、深入感悟人物的心理、情感、性格,而不是贴标签。比如《芦花荡》中的老头子性格特点的核心是过于自尊,自信。但是如果只是用过于自尊,自信来概括老头子的特点,并且用实例来印证,就未免太僵化了。其实有些空白可以让学生细细揣摩,来丰富人物的感受,心理,这样对人物的理解也会更具体,个性。如老头子用篙打鬼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揣摩此情此景,补写老头子此时的心理活动,这样对老头子的形象理解就会更具体丰富一些。
3.小说的话语系统
阅读小说应该注意小说的叙述语言,叙述视角和叙述时间。
叙述语言。
在小说中,叙述者跳出故事本身发表评论,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细细的去品味。这些叙述语言,让故事变成两个层面:一个是演戏的人,一个是看戏的评论,而这种评论对于我们理解文章是非常重要的。
叙述视点。
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经过删减的文章,其实这些文章首尾删掉以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变得片面。把文章放在全文中,我们看待文章就多了一些角度。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叙述的视角。如《社戏》《我的叔叔于勒》
叙述时间。
时间是小说重要组成部分。叙述时间分为等述、概述、扩述。
等述就是叙述的故事和实际的故事基本相等,欣赏等述,就是看它怎么展示,怎么呈现。
概述就是把很长的故事一句话概括掉,这主要是对背景全貌的介绍。
扩述实际上就是叙述时间大于故事时间,就像慢镜头,把它拉长放慢。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最后一次用手移动着到了酒店,《阿Q正传》里写阿Q那种革命的漫想。
扩述的地方,一定要细细加以品味。怎么品味,本来扩述是很长的文字,可以把它概括成一句话,这么多的内容其实就是这一个意思,那么为什么要讲这么多,这多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细细品味,就会知道,作者把它放慢,把它放大,把它细化,有很丰富的意味。由此想到孔乙己最后一次用手移动着进了酒店。作者写到孔乙己的肖像、衣着、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周围人对他的态度。认真揣摩这些内容,并且与前面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也许我们就可以揣摩到更多的东西。作者在叙述的时候不动声色的叙述,从这不动声色的叙述中,也许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内容,对孔乙己的情感态度,对周围人的情感态度以及对当时的小伙计的情感态度,这些都可以细细去品味。
走进作者心灵,注重阅读感受体验,注意关注小说叙述语言、叙述视角、叙述时间,这不是我们阅读小说的着眼点吗?
四,什么是合适的小说教学
小说教学不能陷入套路,不同的小说应该有不同的教法,应该根据小说特征进行教学。
(一)情节类小说怎么教
情节类小说,重点把握人物活动的愿望、障碍、行动,从这些方面去读情节。如人物遇到障碍时的表现。
(二)心理类小说怎么教
如诗化的小说情节,人物不明显,。它的意境很美,所以应该强调对这类小说意境的体会,如《荷花淀》、《香雪》、《孤独之旅》、《边城》,可以结合文章中优美的意境描写来体会文章。
此外,作者还举出了小说阅读的一些关键。
1.对话特意的地方
对话特意的地方,语言的表达都要好好的去研究。
欣赏对话的工具就是两个理论:对话合作原则、话轮的转化和控制。
第一,对话合作原则。
对话合作原则是说我们人和人的对话一般是合作的,问题和答案匹配,这是合作正常的。小说中有很多对话,经常是违背合作原则,答非所问,如果我们在小说中发现人物对话答非所问,这地方就有问题。为什么这样,值得讨论。
第二,话轮的转化和控制。
话轮的转化和控制,我们的对话是连续的,像个轮子,不断地转,不断地前进,每一场对话就是一个圆圈,这个对话结束以后,要进新的话题。从这个话题转到那个话题,在说话人中需要控制方――控制整个说话进程的人,在这个文章里就是个主要的人物,别的人是被他牵扯的。
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奥楚蔑洛夫的第一次问话,就是一连串的为问话,“这儿出了什么事?”“你在这儿干什么?你干吗竖起手指头?”“是谁在这儿嚷嚷?”这是一连串的问话,但是他并不需要回答,这就不符合对话合作原则。那么我们就可以品味这些对话,想他说这话时的那种情态,他说这话时主要是通过问话来表现自己的权威,居高临下的领导的优越感。然后在得知小狗的主人将军的哥哥的时候,也有一连串的语言描写,认真揣摩这些语言描写,就会发现,在这里边奥楚蔑洛夫的话题就在不断的转换,说话的对象,从将军的哥哥,到将军哥哥家的狗,甚至到后来安慰讨好这条小狗,并且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的语言是很不流畅的,与第一次一连串的发问,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也可以由此体会奥楚蔑洛夫此时的心理。
对话合作原则、话轮的转化和控制,也是我们研读小说读文本时的着眼点。很有用的。
2.细节暗示的地方
细节的暗示,小说很奇怪的地方。很怪的地方就是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的地方。作者举了《故乡》中谁把碗碟藏起来的例子。自己对这一点理解的不透彻,不能够去体会文章中还有哪些这样比较奇怪的细节。 3.品味小说的语言
作者认为,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外在的东西,语言就是情感,形式就是内容。
作者把语言分为具体化的语言和抽象化的语言。具体化的语言就是作者用地方性、风土性、时代感很强的语言来表达,但作者认为这种语言是一般是比较低级的语言。抽象化的语言就是一种用最基本的词汇,即非常平白、朴实、简单的语言来勾勒,来塑造,我们有时候称为白描。教学生读小说,一定要教学生理解白描式的抽象化的语言。感觉萧红的《呼兰河传》中就有这样的语言。自己也应该结合语文课本中的小说好好的品味一下。
这些教学内容的着眼点,首先应成为我们研读文本的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