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法律基础感受
1、民法好难,和之前的知识完全不一样。要把握好体系和抽象的概念。
2、其他的一般般。
3、不过说实话,最后如果考司法考试的话上个培训班就行了。
4、走向社会你会发现法官、律师也未必真懂。仲裁员更没有提的价值了。
5、想学的透彻就去学德文或日文后阅读人家的文献吧,不想学外语就去弄几本弯弯的书,听叫兽和专家的课是没有前途的。
二、谁有学习民法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民法,认识民法的性质、原则,重视对民法总则的学习。这对整个民法的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如民法的私法性。了解这一点就可以很好的了解为什么在民法领域内很多时候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优先于法定。第二,注重民法学的系统性。民法所要研究的无非就是民事法律关系,不管是人身关系,还是财产关系。而作为法律关系的要素,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主体、客体、内容。第三,擅于整理笔记
好好学·我的民法刚结课··
三、如何看书和做读书笔记
对于我个人来说,做读书笔记分两种,一种是文史类读书笔记,另一种是理工类读书笔记。对于小说、随笔类从来不记笔记,浪费时间,看完脑中过一遍情节,心中领悟一下哲理足以。
以下读书笔记方法,只适用于自学。教学笔记或课堂笔记请搜索康奈尔笔记法。
那么,首先说文史类读书笔记。
拿历史书籍来说,我会边看边记,最后总结,此步骤分四步:
一、做标记:划出一些重要历史知识,做好标记;看到某一历史事件,如果可以分析出发生这一事件的原因,写在书上,如果不能,画个问号继续往后看。(根据书籍页数,大概需一到两周。)二、整本书看完,书上也零零散散一堆标记或文字。这时,我习惯打开电脑,打开Evernote,快速看一遍整本书,着重翻到做标记的页数,然后把做标记的一些重要历史知识和对某些事件的心得录入Evernote中,按时间顺序或事件重要程度排版整理,并同步云端。(一般会在周末,需一到两天。)
三、打开MindManager,脑中过一遍整本书,开始做Mindmap,把脑中混乱的知识整理成一个结构,并导入Evernote。(需一晚上。)
四、在网上查阅各种对于这本书的书评,把一些优秀的书评和一些自己没有领悟到的道理收藏到Evernote中。(时间不定。)以后,如果脑中需要这类知识的时候,如果脑中记不起来,直接打开Evernote,查阅这类的相关知识,以方便使用。每篇Evernote笔记的顺序也是按照上述步骤来记录,方便查找。对于我一个学理工类的人,文史类的书籍只是爱好和提升自己,不必要太过认真。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类书籍,这种读书笔记记录方式足以。至此,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可以扔了。但是我是一个爱书之人,所有书都舍不得扔,虽然这些书很少再去读,也要让它安静的躺在我的书柜中。
然后,重点说一下理工类的读书笔记。
这类读书对于我来说是生产工具,所以读起来非常细致。首先浏览一下目录,了解这本书的大概思路和内容,如果某一类读书看得多了,通过目录基本就能明白这本书大概讲的什么,自己需要看什么内容,重点在哪方面。此类书籍我基本上分N遍去读。
第一遍,非常非常慢。遇到每个知识都要想能不能联系到本身已经掌握的知识;遇到每个方法都想一下如何运用;遇到每个公式都要进行推导,然后把这些记录下来。如果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打个记号继续往下读,有时看到后面突然就明白前面记问号的知识点,再返回去把领悟到的记录下来。
第二遍,比第一遍快一些。重新从头到尾看一遍,懂得的知识再进脑中过一遍,不懂的知识,看看这次能不能看懂。看懂了的,记录下来;还是没看懂,打双重问号。
第三遍,比第二遍快一些。主要看打问号和双重问号的内容。如果此遍还不明白打问号的内容,查阅互联网或其他书籍,实在不行问别人。切记,在读前两遍时,千万不要查阅或者问别人,一是不能培养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二是查阅或者问了别人的知识不如自己理解的好吸收。……第N遍,阅读速度基本上一遍要比一遍块。当这本书看一遍目录或随意翻阅都可以融会贯通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整理笔记了。
四、学习日常生活与法律有什么心得体会?
1、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2、用法律维护他人的权益
3、别动不动就用法律,其他解决方式往往比法律更有效。法律是最后救济。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