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黔书作者介绍?

成长网 2022-12-27 13:31 编辑:admin 232阅读

续黔书作者介绍?

此书系张澍任职贵州时所撰,成书于嘉庆9年(1804),原名《黔中纪闻》,因田蒙斋先生《黔书》故,改名为《续黔书》。

张澍,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卒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清代著名学者,字百瀹,又字寿谷、时霖等,号介侯、鸠民、介白,凉州府武威县(今武威市)人。

人物简介

张澍,年犹未弱冠,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中乡榜,嘉庆四年(1799)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未几引疾归。后起任贵州玉屏、四川屏山等知县。丁父优,再起为江西、永新知县,署临江通判,改江西泸溪县令,以缓漕免职。所学长于考证舆地,以及姓氏谱牒。其《五凉旧闻》,则专纪乡邦故实。补辑《汉皇德传》、《魏周生烈子》以下关陇著述10余种。藏书处“二酉堂”,所搜集地方文献为多。道光元年(1821)刊刻《二酉堂丛书》,收书36种,其中21种集录唐代以前凉州地区(今甘肃、宁夏等地)文人著作,其中《三辅决录》、《三秦记》、《三辅旧事》、《三辅故事》、《凉州记》、《西河旧事》、《沙州记》、《张太常集》、《李尚书诗集》等是研究关陇和河西走廊的珍贵史料。著述宏富,有《续黔书》、《蜀典》自定。别有《诗小序翼》、《三古人苑》、《三辅故事》、《五凉旧闻》、《黔中纪闻》、《十三州志》、《秦音》,《养素堂诗集》、《养素堂文集》等数十种,未刊者多。

人物生平

张澍年幼丧母,在秀才父亲的教导下读书,后来师从名师刘作垣,进步颇快。19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出任贵州省玉屏县知县。其后先后代理遵义县知县,代理广顺州(今贵州长顺县)知州,四川省屏山县知县,代理兴文、大足、铜梁、南溪知县,江西省永新县知县,代理临江府(今江西省清江县西临江镇)通判,沪溪县(今江西省资溪县)知县。张澎性格刚直不阿,工作一丝不苟,在公文中与上级争辩是非,因而得罪了不少上级,在仕途中并不顺利。正如其好友所评论的,以子之精心果力,著书当可传;以子之直气严情,筮仕实不合。在小官任上,其治国、平天下的 远大抱负难以实现。1830年,张澍引疾辞职,结束了仕宦生涯,1832年回到西安,客居城内和乐巷,从此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整理刊印自己的著作,成为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后来患眼疾,最终失明。《清史稿·文苑列传》有传。

相关著述

张澍一生著述甚丰,已刊印的有《姓氏寻源》、《姓氏辩误》、《西夏姓氏录》、《续黔书》、《蜀典》、《大足县志》、《养素堂文集》、《养素堂诗集》、《二酉堂丛书》、《诸葛忠武侯文集》、《凉州府志备考》等;未刊印的著作主要有《诗小序翼》、《元史姓氏录》、《帝王世纪》辑本、《续敦煌实录、《鹊野诗微》、《文字指归》、《韵学一得》、《小学识别》、《叠字谱》、《天文管窥》、《消夏录》等。张谢的辑佚工作,所辑一般是后世佚失的古代关陇地区学者的有影响的著作。其《二酉堂丛书》,现在国内各大图书馆都有收藏,大半收录的是甘肃籍的作者。

人物辑佚

其中所刻的《世本》、《三辅决录》、《三秦记》、《三辅旧事》、《三辅故事》、《五凉旧闻》等20余种,均是周、秦、汉、隋、唐等时期的著作,后世已经佚失,而经张澍辑录而成。张澍的这些工作,可以了解当初西北学者著述的盛况。张澍的辑佚工作,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对当时和后来产生过重大影响,鲁迅就是在辑佚方面深受张渤影响的学者之一。

研究领域

张澍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其在学术上的成就得到了学者们的充分肯定,如清代著名学者张之洞《书目答问》将其列入经学家、史学家和金石学家。情代初年,顾亭林开一代考据学风,学术思想为之一变。然而西北学者多抱残守缺,不能顺应学术潮流。清代嘉庆、道光之际,西北学者只有张澍精通经史,于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网罗散失,考证寻研,从事辑佚考据工作,与全国著名学者如孙星衍、任大春、俞曲园等并驾齐驱,为学术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代十段文体的形成?

宋代是文学史上一个文备众体的时代,诗、词、古文、散文均达到一个小巅峰。

宋代诗坛

白体:

是宋初诗坛效仿白居易作诗的一种诗风,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他们主要模仿白居易与元镇、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易清雅。其中独树一帜的是王禹偁。他早年写过一些闲适唱和诗,后学习白居易新乐府的创作精神,写了许多咏民生疾苦的诗歌。诗风平易流畅,简雅古淡,情致真率,表现出对平淡美的追求。其长篇诗歌叙议结合,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先声。 晚唐体: 以林逋为代表,作者多是僧侣和布衣隐逸之士,主要模仿贾岛、姚合的诗风,尚苦吟,重工巧,多写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活,诗境狭窄。林逋诗具有平淡清隽之风。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向称咏梅绝唱。

西昆体:

宋初影响极大的文学流派,以杨亿等人为代表。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昆体诗人多写富贵生活,表现文士的闲情雅趣。艺术上学习李商隐的近体律诗,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重用典,文辞密丽、属对工整、音节挫群、气象典雅,然失之雕琢堆砌而少自然意味。昆体诗人资书以为诗,对宋代后起的诗人有深刻影响。但作诗过分依赖修辞而缺乏真情实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宋诗中的“非诗之诗”,因此遭到后人的批评和反对。

王荆公体:

见于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即“半山诗” 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隐居江宁时的诗歌创作风格。如《泊船瓜洲》、《江上》、《书湖阴先生壁》等写景抒情的绝句,讲究锤炼,用意深刻,既新奇工巧,又深婉不迫,成就其精深华妙的绝句风格。在当时诗坛上享有盛誉,如黄庭坚所言:“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见胡仔《答溪渔隐丛话》前集)

山谷体:

是指黄庭坚之求生避熟、求雅脱俗的诗风,得名于杨万里《诚斋诗话》和严羽《沧浪诗话》。黄庭坚诗多是思亲怀友、感时抒怀、描摹山水、题咏书画之作,带有浓厚的文人气。书卷气,诗中的人文意象特别密集。其中最出色的是表现自我人格和襟怀的抒情诗,如《次元明韵寄子由》、《寄黄几复》等,可看出诗人笃于情谊的敦厚性格、明达的胸襟和狷介的操守。山谷诗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以求新求变的精神创造出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黄作诗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喜用拗句、拗律,声律奇峭。讲究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善用修辞,出奇制胜。炼字造句,务去陈言,力摆硬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富于思致和机趣,意象新奇。山谷诗亦有自然晓畅之作,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浏亮芊绵,意境清新,达到了“平淡而山高水深” 的境界,体现出宋代诗人对平淡之美的整体性追求。山谷体的出现是宋诗创作的一大变局。在他之后,山谷体诗法大行,衍为江西诗派。

后山体:

指陈师道的朴拙诗风。陈师道作诗讲苦吟,求奇拙,锤炼辛苦,刻意求深。后山诗佳处在简洁精练,质朴无华,而意味深长。如《示三子》、《九日寄秦觏》等,以拙为工,瘦而有骨,达到了至情无文的境地,体现了宋诗以平淡为美、以思理见长的特色。

简斋体:

指陈与义雄浑沉郁的独特诗风。见于严羽《沧浪诗话》。前期多流连光景之作,饶有情韵,南渡之后,对杜甫诗的苍凉悲壮有了更多体会,故“以简洁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后村诗话》)。名篇如《伤春》、《牡丹》等苍凉激越、深于寄托,最得杜诗三昧。陈与义工于律体,精于对仗,不求字面工稳,而追求整体境界的圆融,规模宏大,有沉雄之韵味。

江西诗派:

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宗派图以黄庭坚为首,下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元人方回作《瀛奎律髓》,提出“一祖三宗”之说,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黄庭坚倾毕生心力于诗艺研习,他的诗论内蕴丰富,为初学者设计了循序渐进的门径:先汲取前人的艺术营养,熟练掌握炼字、造句、谋篇等写作技巧,再力求突破,争取超越前人而自成一家。他的诗论使人有法可循,又善于指点,而拥有众多的追随者。黄庭坚提倡学诗以杜甫为宗,且以“点铁成金” 之说,为宋人设计了摆脱前人压力、积极借鉴、推陈出新的策略。而山谷诗成就卓越,体现了宋诗的美学风范,作诗字斟句酌,法度井然,利于别人仿效、这一切都对当时的青年诗人有典范作用,故在他的周围和身后形成了一个追随他的人品和创作风格的诗人群体。黄是江西人,故以江西称派。 靖康之变打破了诗人的书斋,代表诗坛风气的江西诗派因而发生了深刻变化。吕本中提出“活法”说,其诗清丽和婉、鲜活流动,在江西派中承前启后。陈与义高扬忧国忧民之声,寄意深切。曾几传吕本中诗法,其诗清新活泼,细密而有韵味。后起的诗人,如尤袤、范成大、杨万里、陆游等都曾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最终都超越江西门户,而自成一家。江西诗派自身的演变代表了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它是宋诗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

诚斋体:

是指杨万里之活泼自然、饶有谐趣的诗风。诚斋体以“活” 字为核心,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写诗,想象新奇风趣,语言明快通俗,风格流转圆活,写法新鲜活泼,改变了以往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开辟了新的诗风。诚斋体的创作重自然机趣,善于表现生活中的小情趣和瞬间感受,状物写景无不入妙,乃是南宋后期四灵诗风和江湖诗风的先导。

永嘉四灵:

指永嘉诗人徐照、徐巩、赵师秀、翁卷,因各人的字中都有一个灵字,以此得名。“四灵” 有意与江西派抗衡,尊崇晚唐诗风,以贾岛、姚合为宗。四灵作诗讲究苦吟,注重格律对仗,多抒发个人感受,或流连光景,吟咏田园,追求野逸清瘦、冰清玉洁、玲政幽渺的境界。自此以后,宋调中兼有唐音,并下开江湖诗派。

江湖诗派:

因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江湖诗派成员众多,主要为江湖谒客,所作多用于献谒应酬,内容空洞无聊。江湖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字句精丽,长于白描,境界较为开阔。稍胜于“四灵”。其中刘克庄、戴复古成就较为突出。刘克庄在诗艺上兼师唐宋诸家,风格平易明快,不甚雕琢文字。戴复古受陆游雄浑诗风影响最深,敢于讥弹时政,沉郁中有雄放之气,语言浅切,耐人寻味。

宋代词坛

婉约词派:

明人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说:“论词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婉约词派严守格律,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思,表达方式含蓄蕴藉,情思曲折缠绵,风格委婉绩丽。 词体兴起,即以婉约派为正宗,唐五代有花间派、南唐词派。及宋,代表人物有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晏几道、李清照、周邦彦、姜诞、吴文英等。这些词人虽都属婉约词宗,亦自有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

豪放词派:

题材广泛,创作方法多样,以铺叙、直抒为主,敢于突破格律的束缚,有恢弘、沉郁之美。北宋范仲淹的词作已露豪放端倪,而由苏轼开派,此后辛弃疾将豪放词推向高峰。其他代表作家还有张元斡、张孝祥、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人。豪放调派又称苏辛词派。

宋代古文运动

北宋古文运动

北宋中叶欧阳修领导并完成的第二次古文运动,是对中唐古文运动的承继,最终确立了散体文的正宗地位,而终结了骈体文在六朝以来六百年间所占的优势,它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唐代古文运动是复西汉、先秦之古,宋代的古文运动则是复韩柳之古,名为复古,实是针对晚唐、五代文弊和西昆体的流行而进行的革新。宋初文坛沿袭五代骄俪浮艳之风,柳开、田锡。穆修、石介等人起而倡导复古,揭开了古文运动的序幕。然而他们重道轻文,忽视文学的特殊性,故创作成就不高。王禹偁主张文道合一、文行合一,继承韩愈古文“文从字顺”的传统,促进宋初诗文风气的变革。其《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皆为文质兼美之作。

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从文论和实践上为宋文树立了典范。他强调儒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主张文道并重,肯定文的独立性,提高了文学的地位。在探索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上,他提出了“穷而后工”说。他的古文平易、晓畅、生动,实践了自己“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 的创作主张,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他利用知贡举的机会,排抑险奇怪涩的“太学体”,擢拔文章晓畅的二苏、曾巩等英才,团结同道,奖掖后进,树立起一代新风,使宋代文学走向繁荣。

古文六大家

北宋接连出现了几位大古文家,即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以欧阳修为领袖,掀起了一场新的古文运动,后人将他们与韩愈、柳宗元一起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之文纡余委备、条达疏畅。曾巩为文布局谨严、古雅平正。王安石为文曲折畅达、议论透辟、笔力峻健。苏洵文雄奇老辣,有纵横遗风。苏轼文才横溢,其文挥洒自如、变化万千。苏辙文清拔淡雅、平和稳健,有秀杰之气。

文赋:

是唐宋古文运动延伸到赋的创作领域所产生的一种类型。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改革了文坛盛行的骈偶语言。他们继承了“设论”一类的古赋之体,在结构上保留了如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之类的主客答难的形式,以不拘对偶、比较整饬的古文语言写作,其实质就是文赋。如韩愈的《进学解》、柳宗元的《设渔者对智伯》等。唐代文赋的典型作品是杜牧的《阿房宫赋》。 北宋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古文运动,继承韩、柳革新传统,反对西昆骈偶文风,扩大了古文的文学功能。其成就之一就是使文赋发展成熟。代表作有欧阳修《秋声赋》和苏武《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在结构上,《秋声赋》和《前赤壁赋》保持了“设论” 即主客答难的汉赋体制,吸收并扩大了叙事成分,增加了写景抒情成分。《后赤壁赋》几乎完全摆脱汉赋体制,独创性地构思了夜游赤壁、攀登峰顶、泛舟长江、遇鹤梦鹤的情节。宋代文赋的共同特点是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用整饬的古文语言写作和谐动听的韵文。从文学体裁的发展来看,宋代文赋是赋体发展的终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