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人成功故事

117 2025-01-29 15:39

1.痴迷电脑的天才少年比尔·盖茨

盖茨是为电脑而生的,而他也把电脑带入到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盖茨进入湖滨中学之后迷上了电脑,从此就无心上其他课,每天都泡在计算中心。从8年级开始,他就和同学一起帮人设计简单的电脑程序,以此赚取零用钱。盖茨的好朋友保罗·艾伦(后来和盖茨一起创立了微软公司)回忆说,我们当时经常一直干到三更半夜,我们爱死了电脑软件的工作,那时侯我们玩的真开心。

盖茨说,那时侯,保罗常常把我从垃圾桶上拉起来,而我却继续趴在那里不肯起来,因为在那里我找到一些租蚂上面还沾着咖啡渣的程序设计师的笔记或字条,然后我们一起对着这些宝贵的资料研究操作系统。

盖茨上9年级的时候,TRW公司的工程师在架设西北输电网络时遇到了问题,一筹莫展。这时候,他们发现了湖滨中学计算中心的一份《问题报告书》,当场打电话给制作这份报告的两位侦测错误大师(盖茨和艾伦),希望他们两人能来帮助排除问题。但他们压根没有想到,这两位大师居然只是9年级和10年级的学生!

2.牛顿晚年

但是由于受时代的限制,牛顿基本上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他认为运动只是机械力学的运动,是空间位置的变化;宇宙和太阳一样是没有发展变化的;靠了万有引力的作用,恒星永远在一个固定不变的位置上……

随着科学声誉的提高,牛顿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1689年,他被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作为国会议员,牛顿逐渐开始疏远给他带来巨大成就的科学。他不时表示出对以他为代表的领域的厌恶。同时,他的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和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如胡克、莱布尼兹等进行科学优先权的争论上。

晚年的牛顿在伦敦过着堂皇的生活,1705年他被安妮女王封为贵族。此时的牛顿非常富有,被普遍认为是生存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在他任职的二十四年时间里,他以铁拳统治着学会。没有他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被选举。

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对神学的研究,他否定哲学的指导弊旦埋作用,虔诚地相信上帝,埋头于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谬论。他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

1727年3月20日,伟大艾萨克·牛顿逝世。同其他很多杰出的迟枝英国人一样,他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镌刻着:

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

人类荣耀曾经在世界上存在。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英语:Barack Hussein Obama II)

美国第44任总统,出生于美国夏威夷州火奴鲁鲁。在就任总统之前,他从2005年1月4日至2008年11月16日[1]担任联邦参议员,代表伊利诺州。根据美国参议院历史办公室的资料显示,奥巴马是历史上第五位非裔美国人参议员,也是首位黑人美国总统。

奥巴马于1996年当选伊利诺州参议员。4年后,他竞选美国众议院席位失败。随后他将主要精力放在本州的参议工作,且于2002年获得连任。御源奥巴马在2004年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发表主题演讲,成为全美知名的政界人物。2004年11月以70%的选票当选联邦参议员[2]。

奥巴马在2007年2月10日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3]他的竞选纲领侧重完结伊拉克战争及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2008年6月赢得民主党初选,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主要政党提名的非洲裔总统候选人,11月4日当选总统。

巴拉克·奥巴马生于夏威夷州火奴鲁鲁,父亲老巴拉克·奥巴马是生于肯尼亚的卢欧族人,母亲安·邓娜姆(Ann Dunham)生于堪萨斯州的威奇托[4],祖父为英国殖民统治肯尼亚时期之公务员。

他的主要经历:

[编辑] 成长时期

奥巴马的父母在位于火奴鲁鲁玛诺亚之夏威夷大学相识,当时他的父亲以国际学生身份在校求学。在奥巴马2岁时,父母分居,随后离婚。他的父亲便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最终返回肯尼亚[5]。而他的母亲则嫁给了一位印度尼西亚籍的学森备生Lolo Soetoro,并诞下一个女儿。奥巴马六岁时,与母亲一家迁居到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6]。四年后,奥巴马回到夏威夷,与外祖父母住在一起[7]。从五年级起,奥巴马就读于位于火奴鲁鲁的大型私立学校Punahou学校(国父孙中山曾于此校就读)[8],且于当地读到12年级,于1979年毕业[9]。

奥巴马21岁时,父亲在肯尼亚遭遇一场车祸去世[10]。母亲在他的1995年的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出版几个月后去世[11]。

在《我父亲的梦想》中,奥巴马描述了自己在母亲的白种美国中产家庭成长的经历,它对于自己早逝的黑人父亲的信息大多来自于家庭故事和照片。对于童年,奥巴马写道:“我的父亲与我身边的人完全不同——他的皮肤像沥青一样黑,而我的母亲却像牛奶一样白——我对这一点印象深刻。”[12]在青年时,奥巴马因为自己的多种族背景,很难取得社会认同。他回忆自己当年吸食大麻和可卡因,为了“将‘我是谁’的问题挤出脑袋”[13];后来为2008年总统选战及健康状况起见,及换取妻子米歇尔·奥巴马投入于自己的竞选活动当中,在当年初戒掉长达二十年之吸烟习惯[14]。

[编辑] 大学时代

高中毕业后,奥巴马在加州西方学院(Occidental College)求学两年,随后转至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哥伦比亚学院,在那里主修政治学及国际关系。在1983年取得文学士之后,奥巴马在国际商务公司工作了一年。1985年,他迁往芝加哥,主持了一个非营利计划,以协助当地教堂为穷困的居民组织好职业训练[15][16]。

[编辑] 法学院时代

奥巴马于1988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1990年2月,由于被选为 哈佛法律评论的首位非洲裔美国人主席,奥巴马首次获得了全国性的认可[17][18]。1991年奥巴马在哈佛获得了“极优等”(镇春态拉丁文的学位荣誉,magna cum laude)法学士(Juris Doctor,美国法学院的毕业学位,法学博士是S.J.D.)的学位。[16]回到芝加哥后,奥巴马主持了一次选民登记运动,且为民权律师事务所Miner,Barnhill & Galland工作。后来,自1993年至2005年竞选联邦参议员的12年中,奥巴马一直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职宪法讲师[16]。

州议员生涯

1996年,奥巴马从芝加哥第十三区,南部的海德园(Hyde Park)区被选入伊利诺州议会。2003年1月,当民主党重新取得议会的控制权,他被提名为州卫生与公众服务委员会主席[19]。在奥巴马的立法提案中,他帮助编撰了工作所得抵税法(Earned Income Tax Credit),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援助;还为一些致力于无法承担健康保险的居民的立法相关项目,更协助通过增加对艾滋病预防和病人照料的项目增加预算[20]。

中国,国外,地球外,所有成功的名人,没有一个不是后天努力得来结果. 无论这个人多聪明,无论这个人多有天赋,不努力,都是没有用的.如果你要例子,我给你两个. 一个是你想要的,梅兰芳,小时候学京剧,师傅说他是死鱼眼睛,死活亏稿不要,但是梅兰芳不放弃,每天用眼睛盯鱼,眼神跟着鱼走,最后那双眼睛被誉为雅致秋水. 另一个是你不要的,但是也有用,就是仲咏,有一个文章,叫<伤仲咏>.这孩子3岁会作诗,拿去给村子里的秀才举人看,大加褒奖:文理皆有可观之处.但是从那以后,他爹就成天拉着他东家卖弄,西家张扬,弄得仲咏飘飘然,不再继续学习,到7,8岁的时候,大家的评价是:不如先时之作.可是他们爷俩都不吸取教训,等仲咏到16的时候,评价就是:泯然众人矣.

希拉里:有领导能力的小姑娘 伶牙俐齿?勇敢智慧?咄咄逼人?人们对希拉里似乎总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你无法否认,她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女政治家。希拉里丝毫不比老公克林顿逊色,她不仅从小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还表现出了极唯隐强的领导和社交能力。 希拉里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4岁时的一件事锻炼了小希拉里坚强的意志和决断力。当时,社区中有个霸道的小女孩总是欺负希拉里,希拉里很害怕,泪流满面地向母亲诉苦。母亲告诉希拉里,若遭到欺负,就一定要毫不畏惧地还击。小希拉里的确这样做了。此后,希拉里天赋的领导才能日渐显露,她身旁很快聚集了一大帮孩子。 贝克汉姆:从“赌局”中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 有谁统计过,贝克汉姆在球场上到底吸引过多少人的目光?每当这位世界顶级球星的身影出现在球场,无数的尖叫声立刻响遍全场,相机快门也闪个不停。小贝从3岁就开始踢球,尽管那时还是“玩”球多于“练”球,但父亲一直苦心培训他,顽皮的他渐渐奠定了对足球事业的热爱。 上小学时,小贝跟父亲之间甚至还约定了一个常规“赌局”:如果小贝能站在禁区边不助跑射门,每次把球踢中门柱,就能从父亲那儿赚到50个便士。总是赢到零花钱的小贝很开心,直到长大成人后他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曼德拉:从小就追销山孝求正义和理想 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说,曼德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曼德拉出生在一个小村庄,9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从小曼德拉就经常目睹当地大酋长在解决部落争端过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约束,他逐渐萌发了寻求正义和平等的理想。年纪更大一些后,他多次领导同学抗议学校的白人法规,甚至因领导学生运动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争”中,曼德拉逐渐立下志愿:要为南非的每一个黑人寻求真正的公正。 莫扎特:一个天资聪慧的神童 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

邰黎花:身残却将<千手观音>推向辉煌。 韩庚:在韩国奋斗的中国少年,过年时依然一个人在韩国的宿舍里吃泡面,刚出道在韩国因是中国人而受抵制,戴着面蠢坦具度在角落为同伴伴舞,最亮瞎后终于成功。 久保代人:长期的灵异题材作品不受重视,但最终靠<死带键桐神>一举成名.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智慧的大脑诞生了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者渣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不过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的确显得与众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局肆母亲则从事过许多职业。小镇的居民经常会惊异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驾驶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穿过街道奔向郊外——汽车在当时尚未进入英国市民家庭。然而这辆古怪的车子却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动的天地。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首腊悄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然而,一个女子出现了。

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现实取代了爱情的浪漫,他和简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畅销书之王:《时间简史》

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高达2500万册,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直雄踞畅销书榜,创下了畅销书的一个世界纪录。在这本书里,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等。

在《时间简史》一书的开头,霍金指出:“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每写一个方程式,都将使销量减半。于是我决定不写什么方程。不过在书的末尾,我还是写进一个方程,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举不致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现在看来,霍金完全是多虑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