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的中国名医

221 2025-01-10 04:40

一、从古到今的中国名医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姓秦,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淳于意(约前205—?),西汉初齐临淄人,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张仲景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湖北蕲州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

二、我国被称为“医圣”的是谁?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三、华佗治病的故事

华佗治病的故事

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有时候,他可以不开药方,不扎一针,用十分怪异的方法治病,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有个太守得病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总也不见好,找华佗诊治。华佗诊脉后,断定这种病只要让病人痛快淋漓地发一回怒,便可消除胸中郁积,不治而愈。于是华佗向太守索要了很多医药费,却不给他开药,临走时还留下一封信,将太守痛骂一顿。太守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地要将华佗抓回来杀掉。华佗已跟太守的儿子说明了情况,因此安然回家。太守听说没有抓住华佗,更加气愤,盛怒之下吐出一滩黑血。随后,他的病也就痊愈了。华佗以怒医病,成为我国古代医史上一个著名的案例。

至于你问的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思忖良久,感觉有两点,一是对症下药,方可出奇制胜;二是勇于创新,方能手到病除。

四、东汉时期我国杰出的医学家是谁

华佗(约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汉族。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