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位名人在文化的熏陶下长大
你好,钱学森
在钱学森很小的时候,母亲章兰娟就让其置身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中。钱学森最爱听母亲给他讲岳飞精忠报国、陆游仗剑去国、杜甫忧国忧民、诸葛亮忠于汉业,为辅佐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故事。每当听到这些故事时,钱学森是那么认真、投入,稚气的脸庞上充满了对古人的崇敬。他们的高风亮节在幼小的钱学森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为他未来的壮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有哪些中外文化名人
列宁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居里夫人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白居易
年轻的白居易初次到洛阳,拜见著名诗人顾况。当时白居易未成名,顾况看着白居易这个名字,笑着说:“洛阳米贵,居住不易啊!”接着,他翻开诗稿,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被白居易这美妙的诗句惊住了,连忙说:“能写这样的好诗,在洛阳居住就容易了……”
吴敬梓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晚年生活很贫困,他住在南京大中桥时,只有古书几十册,日夜诵读自娱。最后,连这些书也拿去卖掉买米。
冬天,吴敬梓缺衣少食,当然谈不到买酒御寒。他便邀请五六个好友,乘月色走出南京城南门,绕着城墙走,一路上唱歌、吟诗,你歌我和,直到天亮,走进水西门而散,夜夜如此。由于走了几十里路,全身就暖和了,吴敬梓幽默地称夜间之行为“暖足”。
三、请用简洁的语言列举具有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历史文化名人及事例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
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
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
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
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
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
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
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
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
章〉,《招魂》等.大体说来,《离骚》,《天问》,
《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
与《离骚》类似,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天问〉
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以问语一连向
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
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
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楚国祭神乐曲,经屈原加
工润色而成,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
品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他的崇高精神和巍
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 .人民永远景
仰他,热爱他.中国民间5月5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
习俗就是源于对他的纪念.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