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练字的故事50字?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他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
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
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
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
张旭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
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为四大书法家之首。
经历磨难最终成功的名人事例
磨难是成长之路的必经之点,只有经历了磨难,最终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为大家精心推荐了名人经历磨难最终获得成功的经典事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经历磨难最终成功的名人事例篇1
曾读过一则 故事 ,他讲的是古代有远见,会治理国家的皇帝总是某朝代开国的皇帝。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在一个朝代结束时都是民不聊生,生活艰难,这会让人心灵,身体受到磨练,让人有了远大的志向,这促使他们走向成功。
磨难,为何能让人成功呢?我觉得,人在逆境中会有长远的志向来改变生活。古今中外,这样成功的人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贝多芬,他作为一位作曲音乐家,可耳朵却聋了,但是,在这种困境下,他承受住了苦难,作出了许多家喻户晓的乐曲。杜甫也是如此,他一生贫寒,一身疾病,可是,他在这种情况下写出了《三吏》,《三别》,等许多优秀作品。他的诗被世人称为“诗史”。他也别被后人称为“诗圣”。这些人那都是应为磨难磨练了他们的心智,有了人生的追求,人生的目标,然后,他们靠着自己的毅力,发愤图强,努力向上,最终有所成就。当然,不是所有经历过磨难的人都能成功,是那些能在逆境中成长,没有被困难吓倒,努力和困难作斗争的人才有光彩夺目的未来。
生活中,我有时也会尽力一些小的磨难,比如考试没考好,和同学发生矛盾。以前我一碰到这类困难人就有些消极,可是,现在的我不会放弃这种磨练人的机会。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我们要珍惜磨难的机会,努力面对磨难,磨练自我。
经历磨难最终成功的名人事例篇2
1850年8月21日,在巴尔孔 的葬礼上,雨果所致的蛋词中有这样的话:“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伟大的一个;在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优秀的一个。…可叹啊!这个坚强的、永远不停止奋斗的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天才作家。在我们中间,他过着风风雨雨的生活,遭逢了任何时代一切伟人都遭逢过的恶斗和不幸。如今,他走了。他走出了纷扰和痛苦。”
是的,巴尔扎克,一生坎坷。幼年就缺乏母爱。家庭和母亲,对他冷漠无情,他好像是家庭里多余的人。巴尔扎克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曾忿忿地说:“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母爱。”“我经历了人的命运中所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
长大以后立志要从事清苦的文学创作。当一个“文坛国王”。从1819年夏天开始,整天在一间阁楼里伏案写作。阁楼咫尺见方。他的居所简聘寒酸,夏天热腾腾,冬天寒风嗖嗖。他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娱乐,总是不停地写。结果在与书商打交道过程中不断受骗,以致负债累累。债务高达10万法郎。为了躲债他6次迁居。他对朋友说:“我经常为一点面包、蜡烛和纸张发愁。债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样。我常像兔子一样四处奔跑。”
巴尔扎克,一生勤奋写作,常常连续工作茧自18小时。在不到20年里,他共创作91部小说。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但他一生却是在贫困和痛苦中度过的。他曾一句话概括自己:“一生的劳动都在痛苦和贫困中度过。经常不为人理解。”
经历磨难最终成功的名人事例篇3
奥斯特洛夫斯基只有手腕能活动,眼睛又看不见,写字很吃力,也很慢。他躺在床上先构思整部书的轮廓,并把每章每节想好,再由他口授,妻子亚拉为他记录。时间长了,这也不是个办法,一旦妻子不在就写不了啦。于是他要人用硬纸板做了一个框子,在上面刻成一个个方格,把稿纸放在下面,然后用手摸着框子自己写。
夜深了,只有他房间里传出写字的沙沙声。他不需要光,只要大脑和手就够了。他不停地写下去,写好一页就用僵硬的左手颤颤抖抖地抽出一页。为了避免一行字写到另一行里,他的铅笔从来不离开纸。每天清晨,当妻子醒来,写好的稿纸已散落一地。她赶忙帮他拾起来理好。这时,妻子发现,睡着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嘴唇上有一层淡淡的血痕。显然,这是为了抵抗病痛的折磨,忍痛写作而咬出来的……
最后他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作。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