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

299 2025-01-22 09:25

一、关于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

新校区地址: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贵安温泉度假区: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这个是我们一般用的寄邮件的地址。但具体开车怎么走的话我说不清~) 到福州市区的话我一般坐的大概是40多分钟的车程吧。 图书馆不是想象中的很大很大的图书馆,而是把教学楼的地下层弄成图书馆,但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改。图书馆是今年大一期末才搬到教学楼的,之前的图书馆是在食堂三楼,用一块布围起来的,异常简陋。后来搬到教学楼以后我就没去过了,所以不知道里面怎样。 购物相当不方便!!学校方圆百里没有购物的地方!!最近的就是学校自己的小超市!去连江县城还要坐学校的公交车,20分钟左右,两块钱。半小时一趟!要是不巧,坐车还要去挤!每到放假就十分恐怖! 新校区交通十分不方便!我现在已经挤死了,很难想象新生来是怎样!太恐怖了! 以上是新校区的哦~~

二、怎么让自己家变成图书馆

把图书馆的书搬回家

三、报课外班后感想的作文题目

上补习班之感

暑假到了,补习班也接踵而至。妈妈给我报了个“新概念英语”班,爸爸给我报了个跆拳道班。加上原来的乐器班、素描班,我就只有星期四没课了。可没课又怎么样呢?我还要完成英语班和乐器班布置的作业和暑假作业,我几乎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了。

可是,我们得到了什么呢?要说英语班和跆拳道班有点用还差不多,而乐器班、素描班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才上的,虽然乐器班升中学可以加分,素描班可以修生养性,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如同“花钱买罪受”。

再说,我们有精力、有时间上吗?“新概念英语”班和跆拳道班就已经打岔了:“新概念英语”班是7:30——9:30,而跆拳道班是10:00——11:50,而半个小时从文化宫到图书馆是不可能的。到了图书馆还得挨老师的骂。真是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啊!

我请求天下的父母:给我们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吧!

今天,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快乐地飞翔。妈妈送我去椒江军分区上作文兴趣班。

上课了,老师给我们讲的作文题目是“我爱夏天”。第一节课,老师先给我们讲解,写作要围绕夏天里的气候变化,景物特点,心情感受等等。第二节课是让我们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再由自己写作文。我写了一半后环顾四周,看到有些同学正在挥笔急书,有些还在绞尽脑汁地思考着。

不久,下课铃声响了,我开始迫不及待地整理东西,等妈妈来接。

上补习班让我收获了许多,生活也显得十分充实快乐。耳边风的声音也忽然变得如此悦耳动听。

四、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有哪些好的点子

1. 要更加清晰地明确和制定图书馆的任务,特别是图书馆共性任务以外的任务。

当今社会是以知识和信息为特征的时代,知识爆炸,各类信息产品呈几何式增长,呈现知识信息的时效性增强,传递速度增快,载体方式增多的态势。现代图书馆被赋予更高的目标,它已不再是只具有保存文化、传播知识、娱乐大众等传统功能的机构,读者还希望它兼有信息枢纽的功能,更希望它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增值服务。这就需要当今的图书馆采用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型方式和手段来传承保持和发扬光大其原有的传统功能,与此同时还要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新使命。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更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与任务。

1. 1 文献资源建设方面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特别是特色资源的建设要与学校重点专业的建设、教学科研、特色教育等相结合,定位要准确,要有长期积累,要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馆藏建设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要符合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往往专业知识的传授方面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而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培养方面容易被忽视。

1. 2 知识信息的有效传播

知识的有效传播是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目前,高校图书馆都普遍注重如何收集、存储知识信息,而对如何有效地传播和利用知识信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即主动传播知识信息功能强化的不够。在数字信息的时代,如何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获取有效的知识显得更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在培养高职人才方面,采用新型更有效的方法主动传播知识信息,培养学生不但具有专业高技能,还要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

1. 3 文化娱乐传播功能方面

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利用图书馆娱乐传播功能,健康积极有效地引导青年学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显得格外重要;如何通过文化娱乐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高素质、高修养人才更值得我们探索。

1. 4 信息枢纽功能

伴随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等现代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读者希望图书馆在其收集、加工和传递信息的同时还发挥信息枢纽的功能。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多结合点为学校师生教学科研提供更多、更便捷的知识信息平台也值得我们勇于实践和摸索。

1. 5 全面的高水平的信息增值服务功能

在图书馆数字化的趋势下,由于虚拟图书馆广泛的链接功能,使大量的知识信息成为一个无序的大系统,传统意义上以馆藏文献资源为主的评价指标已变成了图书馆可供检索所获得的文献数量,从而使得大量的随着现代技术产生的新信息与读者需求之间出现了矛盾,现代读者越来越需求一种系统化、专门化、个性化以及高技术含量的创造性的信息增值服务。这部分任务是我们最迫切、最需要花大力量解决的并且需要不断完善的长期课题。

2. 办馆的理念要不断地创新,是指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和服务的创新。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变化要求我们的办馆理念要有不断地创新,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高职院校图书馆只有不断更新办馆理念,才能够更好地履行在高职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

2. 1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

20 世纪末期,知识管理理论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应运而生。由于知识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和涵盖领域的广泛性,造成知识管理的定义有多种。但从本质上说,知识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是对知识信息进行收集、加工、组织、传播并创造性使用的行为。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吸收现代“知识管理”思想,重塑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利用现有的知识信息资源,将各种信息进行梳理整合,使各类资源知识满足最需要的人在最需要的时间得到最需要的知识,以充分实现知识信息的价值。 [ ]

2. 2 “学科馆员”制度

在20 世纪80 年代,国外图书馆开始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即馆员专业化制度。目前国内少数本科高校图书馆也实施了这种“学科馆员”管理制度,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主动为各学科读者提供高水平、深层次服务。这种对知识信息深层次的主动性的开发利用,对于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无疑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和文献保障作用。

根据“学科馆员”制度中的岗位职责要求,他们应当是适合数字图书馆发展需要的网络管理员、信息导航员,这就要求“学科馆员”要为适应工作网络化、知识综合化、学科专业化的需要铸就更高素质。这样既锻炼了队伍,培养了骨干,又有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在学校的重点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中真正成为专业信息资源的组织者、传播者、导航者、教育者,这种“学科馆员”制度的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2. 3 项目管理概念

图书馆的业务管理是围绕其业务流程而设计的,涉及资源采购、编目、典藏、流通、期刊管理、读者服务等整个业务过程的各环节,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业务管理的整个过程被固化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构成图书馆管理的中心内容。然而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图书馆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图书馆业务管理必须建立一种自学习、自适应的机制。项目管理的方法可以将探索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吸收为业务管理的组成部分,从而使业务管理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项目管理一般分四个阶段,即策划与决策、设计与计划、实施与控制、检验与总结。项目管理不是对原有的管理模式的取代,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

2. 4 个性化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生产、加工存储及传递技术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时空化,整个信息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环境下,读者衡量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好坏,不在于图书馆有多少藏书,而在于图书馆提供使用性信息的多少,在于能否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图书馆服务业的强大优势,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个性化服务也称定制服务,它是指图书馆与读者交互,了解读者信息需求,主动向读者提供针对性信息服务的过程。它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时性、智能性、交互性和指导性。读者信息需求分析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前提,建立读者动态需求模型是实现个性化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建立本校特色专业(学科)数据库和实现精品专业“系统”界面等系列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是与高职院校特色教育和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3. 要提高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源的保存和利用达到交流知识,传播文化的目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在新的环境下,如何提高数字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各校图书馆管理者们的热门话题。

3. 1 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针对提高企业竞争力而首次提出的。指企业所独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是公司竞争优势和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知识体系,是公司竞争能力的基础。核心竞争力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即产生差异性;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强调企业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

3. 2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指图书馆能够及时掌握并适应用户需求变化趋势,经过长期精心培育建立起来的独特的差别优势,这种优势贯穿于“资源”与“服务”之间,体现在图书馆核心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不断创新。

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学习积累得到的,而不能通过市场的买卖获得。高层次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图书馆活动过程中的信息研究、开发环节,来源于领先的管理战略和服务战略,技术操作环节是为服务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保障。

3. 3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图书馆与一般公共事业性图书馆,两者存在读者用户群体的不同;而高职院校图书馆与本科院校图书馆又由于各自培养人才目标定位的不同,从而使得各自服务的内容有所差别。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如何真正适应本校的建设发展需要,如何优质高水平履行好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在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要紧紧围绕“服务”开展,要通过对读者的关怀,了解读者的需求,专注于建立长期的读者关系,并通过在整个图书馆范围内实施“以读者为中心”的战略来强化这一关系,增强读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服务的模式可以采用不同的需求创新模式,以最大限度的服务方式满足读者的需求,例如:教学型需求、教育型需求、科研型需求、培训型需求以及娱乐休闲型需求等;服务的主题核心是围绕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教育(前者应包含信息素质,后者应包含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要实现这一服务目标还必须得到管理战略的创新、文化构建的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保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