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游记是不是百看不厌?
经典永远值得常看的,西游记我看啦十几遍的。
二、为什么一直不停的拍新版西游记,11版的也很雷人啊,为什么就非要不停的翻拍呀……
拍摄水平高了,当然就要用更高的水平去拍摄四大名著了......因为很多场景和情节以前那个时代根本就拍不了。而且一个新的时代,一批新的人,那么对于名著的理解就肯定不一样,如果2012不末日的话,名著应该是一个时代拍一个版本的,现在有很多投资这类型的投资商的,反正也不用咱们出钱,就只管看就行了.........
当然了,拍出来的效果就不是咱们能说的算的了......
但是一个时代拍一个版本,数量不宜太多,就像已经有了《红楼梦(李少红版)》《西游记(张纪中版)》这种投资大,受面广的版本了,就不应该再有类似于《黛玉传》和《浙版西游》了,虽然拍出来的质量还算过关,但是终究不是回事,所以广电已经限制四大名著的相关题材拍摄了.........
其实《新红楼梦》不算差,但是因为和老版出入太大,还因为《红楼梦》作品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李少红独特的审美角度所呈现出的比较风格化的影视版本使得网络评论不是很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评论还没有网上那么严重。我一开始也很讨厌新红楼梦,但是看了两遍之后看出味道来了。(其实新红楼梦主要被批就是在造型和音乐以及配音上,造型因为太过于风格化所以使人不习惯,还是看习惯就好了,音乐太过于阴柔了也确实,而配音则是仁者见仁的事情了,我认为演员读台词挺有生活味道的,戏剧味不是那么浓...不过有人认为像读课文,这个就智者见智吧。新红楼梦无论布景还是构图还是道具还是服装都美轮美奂的,一般的电视剧是比不了的...)
《新西游记》刚开播,很多情节还没有展现出来,也不好做评论.........
主要还是要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种电视剧,这样你可能会发现电视剧的很多的你以前没看到过的优点。翻拍也是一种普及原著的手段不是吗......
三、西游记排的艰苦吗?
当然了! 他是 世界上的 4大名著之一啊!
四、为何四大名著电视剧新版的拍摄都不如老版?
以前有大戏,基本都是从地方的话剧社调过老戏骨来出演,而且当时的艺术家的追求跟现在也不一样,很多都是义演甚至倒贴,一个剧本甚至一句台词都是准备的特别认真。
现在的戏,咱不说编剧水准什么的。没拍之前就开始炒作投资多少多少,明星多少多少。这个第一,那个最高。。。开机仪式整个爆乳秀屁股,卖弄风骚。。拍照过程再整个演员拍戏过程闹出绯闻。。商业运作模式令人作呕,已经远远超出了戏本身。。。
一句话现在戏子多,演员少,所以你会觉得以前的好
五、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大名著被拍成了电视剧,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但从90年代未至今,又出现了重
一个是为了追求艺术完美再现,后续都为了挣钱;一个拍几年,后续拍几个月。。。
六、为什么西游记这么出名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四大名著之一:有历史底蕴。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国人的道德观里更多的是传统。如果问你身边的人有没有读过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他可以面无表情的说没有。但你问及他有没有读过中国四大名著,他可能会面露难色。《西游记》的许多观众没有时间与精力与读四大名著,他更多的目的是以一部电视剧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是中国人就爱看,只要没看过原著,他会想看电视剧。
2.最具神话色彩:适合各个年龄段。
《西游记》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神话色彩的小说。其中的妖魔鬼怪都是有一定的现实原型的。所以当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在小孩子的潜意识中妖怪是大坏蛋,成年人的潜意识中妖怪就是贪官污吏,老年人则把打败妖怪作为自己打败了自己的青春年少的象征。妖魔鬼怪被打败完全符合了国人的道德观,当然也使各个年龄段的人乐于观看。
3.造梦机制:让每个人体味超自然的力量。
中国人喜欢看《康熙微服私访》,喜欢看《还珠格格》,因为国人自古有一种存在于内心的永不向他人言语的忿忿,我承认自己也有。通过这类电视剧,使观众失衡的内心能很快地在剧中的意象世界的造梦机制中得到释除,观众在看剧的同时成了皇帝,成了格格,成了无所不能的孙悟空。当剧终之后给人的落空感也是巨大的。所以《西游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集播完时师徒四人在瀑布上行走那一幕。因为打败再多的妖魔也不如剧终对我的刺激更大。因为此时我又成了一个普通人。
4.出现的年代特殊:营造儿时回忆。
《西游记》在1984年拍完,出现在那个文化匮乏的年代这无疑是重要的精神食粮。那个年代留给人的东西很少,包括精神上的与物质上的。所以当时看过这部剧的人现在再看,完全是在营造自己孩童或少年时期的回忆。《西游记续集》为什么要“原班人马”重新拍摄?很简单,因为它要用这个重新找回人们当时的记忆。但是它不再有老版《西游记》那种老电视剧的感觉,不再是那样简单的特技,不再是那么拙劣的字幕,观众对于它的漠然就像对待一个新的武打剧。就像现在的老人还是喜欢吃一些苦菜、玉米面。并不是它的味道好,而是因为在那一刻他又回到了过去。
当然,还有六小龄童、徐少华等演员的传神表演,杨洁导演的精心设计,历时艰辛的实景拍摄等等因素,但我认为相对于大环境来说这些都是次要的。
![](/static/images/up.png)
![](/static/images/down.png)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